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繁昌馬仁山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又名馬仁奇峰景區、馬仁奇峰森林旅遊區,位於蕪湖市繁昌縣,在長江南岸,為繁昌、銅陵、南陵三縣交界處。[1]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植被類型為天然闊葉林,森林覆蓋率達95%,最高海拔316米,總面積為712公頃。

2008年1月,馬仁山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內容

2006年二期徵用土地、建設賓館

2007年建設賓館、停車場、旅遊公廁以及配套

2008年香爐文化廣場、游步道、徵用土地等

2009年三期工程用地申報、道路、等零星工程

2010年三期開工、道路施工、土建等

2011年三期工程、道路、綠化、供電等

2012年三期配套、綠化亮化、道路等

2013年公園零星工程等

2014年公園游步道、廁所、林業項目等

2015年公園楠木林改造、亮化等零星工程

2016年玻璃橋、索道、棧道、游步道廁所等

2017年玻璃橋、索道、滑道、廁所、停車場等

品牌建設

2006年12月,被安徽省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14年2月,經國家地質遺蹟保護(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國土資源部批准繁昌馬仁山地質公園等22處獲第七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2016年8月,國家林業局公布第一批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建設名單,蕪湖市繁昌縣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入選。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長江南岸的繁昌縣孫村鎮境內,居皖南旅遊帶中部。地理坐標:東經118°08′22″—118°10′08″,北緯30°57′15″—30°59′25″。 總面積為712公頃。

地形地貌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山體突兀,山體南北走向,山脊呈W型。最高海拔為316米,最低海拔58米,平均海拔在163.5米,坡度多在15-40度,部分地區在50度以上,整個地貌屬沿江丘陵地貌

氣候特點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蕪湖市,地處北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春秋兩季風向變化較大,以偏東風較多。年平均氣溫15-16℃,冬季最低氣溫-13℃,夏季最高氣溫39.5℃,常年無霜期210-240天(4-10月份),全年日照20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毫米。

資源情況

動物資源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陸生脊椎動物96種,隸屬4綱19目30科。其中兩棲綱1目2科20種,爬行綱3目 10科20種,鳥綱10目8科37種,哺乳綱5目10科19種,主要有獐、麂、 白面狐、穿山甲、貓頭鷹、松鼠、大靈貓、白琵鷺、紅腹角雉、白鷳、錦雞等,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8種。

植物資源

安徽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維管植物88科668種,占安徽省天然分布的維管植物總數的15%。森林群落優勢種植物有殼斗類 (20種)、樟科(15種)、茶科(10種)、金縷梅科(10種)、桑科(10種)、桃金娘科 (8種)。植物界的大科分布有菊科、禾木科、蝶形花科、大戟科。主要木本植物有:楠木、櫧樹、合歡、火炬松、木瓜、銀杏、土肉桂、豹皮樟、杜仲、檀樹、皂角樹、楝樹、雞爪槭、臭椿和毛竹等。天然木本花卉數十種,其中珍稀樹種楠木林有50餘畝。

景區景點

馬仁寺始建於唐貞元十一年,宋代改為蓮社院,清乾隆十四年重建。廟宇為青瓦黃牆。右側山坡有一僧塔。

飛龍玻璃橋,全長388米,垂直高度180米,橫跨太陽山與主峰之間,連接天梯玻璃棧道共同組成了一個高空體驗觀景地。

人字天位於太陽山上,在一處由「三生石」構築的石屋屋頂上,由三塊石頭拼接組成。[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