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提起陝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三公司鉗工組長宋衛東,全公司上下無人不識,都敬佩地稱他為陝西化建公司「設備專業第一技術帶頭人」。
宋衛東為人質樸,工作勤奮,刻苦鑽研,技術精湛,屢次破解施工難題。他憑着過硬的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普通技工成長為全國化工建設行業「高級技能專家」。這一切源於他的勤奮好學,源於他對化工建設事業的熱愛。由於業績突出他多次被化建公司授予「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08年他被延長集團授予「勞動模範」,2012年陝西省政府命名「技術狀元」,2013年陝西省政府授予「十大傑出工人」,2015年獲得「最美延長石油人」稱號,2016年楊凌示範區黨工委授予「優秀黨員」,同年獲得全國化工建設行業「高級技能專家」稱號,2017年5月獲「陝西省勞動模範」稱號。
作為一名班組長,自己不但要有過硬的技術,還要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帶徒過程中,宋衛東總是能夠耐心講解,反覆演練,直到他們明白為止。在他的技術教導下,職工學技術的積極性高漲,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所帶的徒弟,均已成為施工生產中的骨幹。2014年公司安排宋衛東組隊參加陝西省渭化杯鉗工技術比武,為了能在大比武活動中取得好成績,他針對選手的弱項,狠下工夫進行演練,最終取得了鉗工團體第二的好成績,在「大比武」活動引導下,班組鑽研業務、練習基本功的職工越來越多了。2015年,他代表延長集團組隊參加第七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鉗工組)技能競賽,取得了團體二等獎。其中單項泵找正對中採用宋衛東發明的「動設備聯軸器快速對中頂絲」取得比賽單項最高分。
宋衛東技術過硬,作風頑強,在多次的急難搶險任務中,領導點名讓其擔當重任。2015年9月2日上午,位於神木的延長石油安源化工公司100萬噸/年煤焦油項目VCC裝置試車過程中,由意大利進口的裝置核心動設備——原料油泵突發故障。在沒有備用泵的情況下,裝置隨時有停車風險。業主非常焦急,向化建公司求援,公司董事長親點宋衛東排險。業主和供貨廠家聯繫得知,設備配件到貨最快需三個月以上,且需聯繫意大利廠家技術服務人員到場將泵解體後,才能更換受損零件,不能保證現場試車的順利進行。維修條件不成熟,無備件、無工具,修復難度很大,業主再三詢問能否修復。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宋衛東沒有退縮,緊急採購的專用工具到達後,他蜷伏在三面是機箱,只有一面300mm左右狹小的空間施工。12-P-0102B三柱塞泵絲扣口徑大、絲扣內絲、外絲幾乎全部損壞並有粘連現象,需要開槽、去粘連等技術修復。操作空間小,視線不佳,他就一點點用手摸索着,連續精細修復9小時。考慮到修復後絲扣連接的強度會有所下降,在和業主溝通後,他在螺帽外側設計安裝了環形抱卡,以確保其連接強度。可能發生的停車風險解除了,設備開工試運行效果良好,現場修復花費小,速度快,避免了設備大解體,長時間等待進口外國零部件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據測算,如果聯繫外國技術專家檢修,至少需要30-50萬元費用。業主對化建公司的服務十分滿意,對宋衛東精湛的技術,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讚嘆不已,專門給化建公司發來感謝信。
在生產實踐中,宋衛東勤于思索,善於用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化解生產難題,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2010年,宋衛東針對換熱器檢修,發明了一種新型換熱器抽芯機,創造性將原有抽芯機鋼絲傳動設計為鏈條傳動,同時配套設計了漏電保護、前後抽芯小車限位器等安全保護裝置。該抽芯機結構緊湊、效率是原有抽芯機的兩倍,當年在延安石化廠、延安煉油廠、榆林煉油廠大檢修中為公司節約施工成本123.35萬元。其安全性、可靠性、平穩性、易操作性和工作效率等各項參數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該項研發成果2012年獲得國家專利,獲得延長石油集團科技成果二等獎。
為解決在項目建設中,大口徑法蘭閥門試漏檢查工具效率低、人工、機械用量大等問題。2013年,宋衛東及其科研團隊結合施工實際研製了大型法蘭閥門快速試壓台。該發明採用液壓系統,閥門裝夾速度快,並且1-2噸閥門試壓不需吊車配合。2013-2015年在延石化汽柴油升級項目中使用,工作效率非常顯著,累計節約費用30餘萬元。該項研發成果2014年獲得國家實用專利。宋衛東勤于思索,勇於創新,在生產實踐中先後有多項發明專利問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了在廣大員工起到良好的技術示範作用,2014年延長石油集團以他名字命名設立了「宋衛東創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後,積極開展技術攻關、「五小」革新等,取得國家專利3項、施工工藝2項、操作規程2項、創新成果4項、培訓鉗工800多人次,並通過崗位練兵、導師帶徒等方式培養出更多人才。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宋衛東在技術領域不曾停歇,持續創新。目前,他正利用「宋衛東創新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青年職工大搞技術革新,積極備戰2017年延煉、延安石化廠聯動大檢修,為延長集團、化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盡心盡力。
來源:中工網——《陝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