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俞康直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俞康直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俞康直字之彥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縣來居用從祖太尉獻卿恩補太廟齋郎主潮陽簿為杭州觀察推官范公仲淹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鹽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請設官置場,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屬泗州軍事推官。民有清明日盡室出遊者,盜乘間入其家。游者還,知盜未出,遂圍之。盜計窮,縱火,幸火而逃。案具,將置極典。康直以為,盡室以出,非有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獄奏讞,執政者是之,得減死論。改秩,知舒之桐城,監廣州市舶。代還,簽書武家軍節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滿,奉祠。丞相韓公縝宰錢唐日,與康直友善。縝既相,數以書招之。

康直謝曰:「崇故舊以厚風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強也。」縝意不能奪。家世有田在錢唐,族人歲擅其利。康直置不問。會他族訟於官,歸田於康直。不受,以與其弟,曰:「吾食粗給,以資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烏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時年五十七。暨祠祿①再滿,遂請休致。即所居東西為退圃、逸堂、遯軒、遠樓,終日嘯傲其間。蘇文忠軾嘗為賦四詩,今見集中。其《遠樓》詩有「地偏心遠似陶潛」之句,蓋以屬康直也。居閒幾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終。其恬於名利,固人所難能。其壽考康寧,得退閒之樂,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縣大慈鄉汝山之側,曰京峴原。 (節選自《宋史·俞康直傳》)

〖注〗①祠祿:宋制,大臣罷職,令管理道教宮觀,以示優禮,無職事,但借名食俸。

譯文

俞康直字之彥,丹徒人。他的父親俞希言,開始從歙縣到黟縣來定居。因為祖父的親兄弟官至太尉的俞獻卿的恩惠,蔭補做了太廟齋郎、潮陽縣主簿,又擔任杭州觀察推官。范公仲淹擔任杭州太守,把政事委託他處理。杭州蜀山的百姓因為私自賣鹽利益誘惑而不顧法律禁止,刑法沒辦法禁止。俞康直請示並設置官方買賣鹽的場所,百姓因為能夠迅速賣出鹽而高興,不輕率犯法,官府和百姓都覺得這樣合適。擔任泗州軍事推官。有個百姓在清明節全家都出遊了,小偷趁機到他家入室盜竊。他們家出遊回 來了,發現小偷在家裡沒來得及逃走,於是把小偷圍困在家裡。小偷想不出其他計策,就放了火,借着火 勢得以暫時逃脫。等到案情偵破了,將對小偷處以極刑。俞康直認為,那個百姓全家都出去了,那就不是有人待着的房屋,想借着火勢逃脫,放火也並不是他的本意。準備好案件的全部文卷並報請朝廷評議定案,朝廷認可了俞康直的看法,最終得到減除死刑的結論。

俞康直得到提升,擔任舒州桐城縣知縣,又管理廣州地區的海外貿易。重新回到朝廷,之後又擔任武家軍節度判官所簽書公事,任睦州通判,所到之處都有仁政。任滿之後,管理道教宮觀。丞相韓縝主管錢唐的時候,與俞康直交好。韓縝做了宰相後,幾次寫信召喚俞康直去朝廷任職。俞康直辭謝說:「推舉原來的朋友來使得風俗變得醇厚,那是一個真正的宰相做出來的事情。但是我的志向已經確定了,不能夠勉強了。」

韓縝的想法沒法改變他的志向。家族世代在錢唐有田地,族人每年都獨占這些田地的利益。但俞康直置之不問。恰好有其他家族到官府訴訟,結果判決把田地歸還俞康直。但俞康直不接受,把田地給了他弟弟,說:「我吃的大致能自給,這些田地就資助你吧。」他的弟弟說:「我的父親兄長不想擁有它,我為什麼要擁有它呢?」也不接受,最終還是把這些田地給了族人。開始管理道教宮觀的時候,當時是五十七歲。等到任期結束,於是就請求辭官回家。就在所居住的東西兩邊命名為退圓、逸堂、遯軒、遠樓,整天在期間享受逍遙自在,不受禮俗拘束的生活。蘇軾曾經為俞康直賦詩四首,現在可以在蘇軾的文集中看到。蘇軾的《遠樓》一詩中有「地偏心遠似陶潛」的詩句,大概說的就是俞康直。俞康直居閒接近三十年,享年八十三歲才去世。他淡泊名利,確實是常人所難達到。他健康長壽,得以享受退休後休閒的樂趣,也是一般人所比不上的。死後葬在丹徒縣大慈鄉汝山的邊上,叫京峴原的地方。[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