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呂端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呂端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為政清簡,遠人便之。十年,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秦王廷美尹京,會太宗征河東,廷美將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櫛風沐雨,弔民伐罪,王地處親賢,當表奏扈從。今節度留務,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懇請從行。

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先是,寇準為參知政事,端既為相,慮己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請參知政事與宰相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從之。時同列奏對多有異議惟端罕所建明上諭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端愈謙讓不自當。

初,李繼遷擾西鄙,保安軍奏獲其母。太宗欲誅之,以寇準居樞密副使,獨召與謀。准退,過相幕,端疑謀大事,邀謂准曰:「軍國大計,端備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處之?」准曰:「欲斬於北門外。」端曰:「願少緩之,端將覆奏。」入曰:「昔項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願分我一杯羹。』夫舉大事不顧其親,況繼遷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殺之,繼遷獨可擒乎?若其不然,儻堅其叛心爾。」太宗曰:「然則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於延州,使善養視之,以招來繼遷。」太宗稱善,遂用其策。其母后終老延州,繼遷尋亦死,繼遷子竟納款請命,端之力也。

太宗不豫,真宗為皇太子,端日與太子問起居。及疾大漸,內侍王繼恩忌太子英明,陰與外臣謀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繼恩召端,端知有變,鎖繼恩於閣內,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宮車晏駕,立嗣以長,順也,今將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為今日,今始棄天下,豈可遽違命有異議邪?」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群臣,端請捲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 (節選自《宋史·呂端傳》)

譯文

呂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治理政務清正簡約,遠處的人也感覺到便宜。十年,出知蔡州,因政績良好,被官民上奏請求借留一任,秦王趙廷美擔任京城的府尹,時逢太宗征討河東,秦王趙廷美將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呂端對廷美說:「皇上不顧風雨,來慰問百姓和討伐罪人,而大王您處於皇上的親人和賢臣的地位,應當上表隨從護駕。如果掌管留守事務,是不合適的。」廷美因此懇請跟從隨行。

太宗相任命呂端為宰相,有人說:「呂端為人糊塗。」太宗說:「呂端小事上糊塗,大事上不糊塗。」拿定主意要任命呂端為相。在這之前,寇準擔任參知政事一職,呂端任宰相後,他考慮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擔心他內心不平,就奏請參知政事和宰相分開日期輪流統領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當時一般同事上朝奏對時,大多發表獨特的意見,只有呂端很少有所倡議。宮內傳出皇帝的手書,命令說:「從今以後中書省的事務必須經過呂端詳細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呂端更加謙讓不敢承當。    當初,李繼遷騷擾西部邊境,保安軍奏報說捉住了李的母親。此時太宗想處死李母,因為寇準任樞密副使,便單獨召見,踉他商量此事。寇準回去時,經過宰相辦公之處,呂端猜想是商議大事,便邀他說:「軍國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準就告訴了事情的原委。呂端說:「怎麼處理這件事?」寇準說:「想要在保安軍北門外將李母斬首」呂端說:「希望您暫緩辦理,我將再去上奏。」進了朝堂,他就說:「從前項羽抓住了太公(劉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說:『(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給我一杯肉羹。』辦大事的人,不顧慮他的父母,更何況李繼遷這樣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殺了李母,難道就能捉住李繼遷嗎?如果不能捉住他,或許更堅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太宗說:「那怎麼辦呢?」呂端說:「依照臣的愚見,應當在延州安置李母,讓人優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繼遷。就採用了他的計策。李母后來病死在延州,李繼遷不久也死了,繼遷的兒子終於投誠,這是呂端的功績啊。

宋太宗身體不好,宋真宗當時是皇太子,呂端每天都和太子一起問起居.等到宋太宗的病情加劇,內侍王繼恩畏懼皇太子的英明,私下裡與外臣計劃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宋太宗駕崩,李皇后讓李繼恩把呂端叫來,呂端感覺不對,於是就把李繼恩鎖在閣內,讓人看着他然後才去見李皇后.皇后說:「皇帝已經晏駕,應立皇長子為繼任皇帝,這是順應天意的,(你說)現在該怎麼辦吧?」呂端說:「先帝立太子正是為了今天這種狀況,皇帝才棄天下而去,怎能急着違抗先皇遺命呢?」宋真宗登基後,垂簾引見諸位大臣,呂端請求皇上捲簾,走上前去仔細查看,然後走下台階,率領群臣跪拜並高呼萬歲。[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