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旗鎮下坪村

宋旗鎮下坪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宋旗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安順市區北郊,安普公路邊上,交通便利,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下轄3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60人,村民以農業為主,主要收入靠務工所得。[1]

中文名:下坪村

行政區類別:村

所屬地區: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宋旗鎮

下轄地區:3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

地理位置:安順市區北郊

人口數量:860人

目錄

地理位置

下坪村位於安順市區北郊,安普公路邊上,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下坪村下轄坪寨、大花椒岩、小花椒岩3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下坪村共有205戶村民,人口總數860,農業人口:800人非農業人口:60人。主要民族成分:漢,苗,白族。

經濟概況

下坪村2010年人均村收入3842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20萬元,發展口號:艱苦奮鬥,只爭朝夕。

生產總值:22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辣椒種植基地 名特產品:下坪辣椒

地理環境

下坪村行政區面積: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501.0畝。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極端最高溫為34.3攝氏度,極端最低溫為-7.6攝氏度,年平均氣溫在13.2攝氏度-15攝氏度之間。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數在968-1309毫米左右,雨量較為充沛。

生態新農村 夷陵新典範

夷陵經濟開發區下坪村生態發展紀實

在美麗的夷陵區,有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小山村——下坪村。它地處夷陵經濟開發區西北方,當你經過電影《山楂樹之戀》的外景地之一的612廠之後,穿過山巔,眼前會豁然出現一個盆地。在盆地邊緣,就是美麗的下坪村。這裡滿目青山,流水潺潺,一幢幢嶄新的房子坐落在村鎮小街的兩旁和山沿下,村莊的街上人來人往、穿梭不停,這裡看不到高聳的煙窗、看不到機械轟鳴的廠房、沒有灰塵瀰漫的工廠,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這就是都市裡的村莊——夷陵經濟開發區下坪村。昔日髒、亂、差的落後村,何以變成乾淨整潔、井然有序、安定和諧的文明村?生態化建設推進了文明進程。

多年來,下坪村努力打造群眾滿意工程,如何讓群眾滿意,如何讓發展與生態不衝突,該村領導班子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下功夫,以農民增收為基礎,以荒山綠化、打造生態農業,整治村莊環境為重點,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生態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取得了豐碩成果,被宜昌市確定為「創建生態文明村示範村」。

生態家園在青山綠水中實現

農村要發展,資源是基礎。下坪村無一家工業企業,無一家大型規模養殖,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黃柏河流域環村而行,著名的湯渡河水庫(2000多畝)坐落在該村太陽山景區腳下,屬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地。

村里沒有企業,經濟發展明顯滯後這件事讓村幹部困惑過,但是村支部一班人在誘惑面前不動心,2010年,下坪村提出了打造「創建市級生態村」的戰略目標,旨在把下坪建設成為宜居村,在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中,下坪村不是簡單停留在將泥牆灰瓦變成新式樓房之上,而是對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或創造,變資源優勢為生產力優勢,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下坪村始終把「生態宜居,綠色環保」作為該村進一步建設新農村,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

2011年,隨着「新型農民教育活動」和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推進,下坪村主抓五大創建工程:一是結合新型農民教育,大力實施村民素質教育培訓工程;二是大力實施公益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三是大力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四是大力實施新村莊規劃和生態農業結構調整工程;五是大力實施突出以湯渡河水庫、太陽山景區為依託的特色產業工程。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為生態農村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農村要發展,產業是支撐。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狀況給村民們出了一道題:「如果引進企業經濟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但是瀰漫的灰塵、震耳欲聾的噪音會讓鳥兒搬家,農田裡不再有青蛙的叫聲,河裡流淌的是一渠污水不會看到魚兒的影子,那麼農村經濟該何去何從?」在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中,下坪村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依託生態、政策激勵等形式,大力發展蔬菜種植、野生漁業、高端水果等特色產業,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和保障。發展這些綠色經濟不讓環保做代價。下坪村地處夷陵經濟開發區,隨着通往小溪塔城區的直達道路開建以來,許多工業企業表示出了投資興業的興趣,但是都被下坪村婉言謝絕。「別的村都是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我們就是要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的新農村建設道路,保護好祖祖輩輩留下的綠水青山,造福後世子孫。"下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代紅這樣對記者說。

根據實際情況,下坪村提出了「五山模式」理念,「五山模式」概念的核心在於,改變以往口號先行的發展模式,摒棄「先生產、後生活」不切實際的空洞教條,求真務實,培育「生態=生活×生產」、「先生活、再生產」的誠實理念,讓老百姓回歸優良傳統、拋棄落後觀念,得到改善生活的實惠,實現生態管理,體驗田園生活,從發展健康經濟中得到收益。於是柑橘產業興起來了,生態農莊建起來了、城郊旅遊初現端倪。

下坪村從干預村民生活上做文章,推進生態村得建設,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村里都知道「垃圾要分類了」,都基本接受。各家各戶都自備了分類垃圾桶,村裡有資源回收中心,有專人負責垃圾的收集和回送。下坪村人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態家完建設了,下坪村老人閔代珍的保護家園意識更讓我們感動。68歲的閔代珍家山後有一片林子,先後有三個老闆找到他,想買下樹木,3000元?不賣!4000元?不賣!!6000元?就是不賣!!!閔代珍老人說:「這些樹是留給下坪村的子孫後代的」。讓老百姓喝上乾淨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下坪人正在建設着新的農村新家園。

「生態立村」的覺醒就讓下坪村的農民受益匪淺。「近年來下坪村的『農家樂』已經初現雛形,用於旅遊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王書記興奮的告訴記者,借着湯渡河水庫和太陽山景區的金字招牌,下坪這個處在城郊山溝里的小村莊,每年都會吸引許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而許多下坪農民也改變了祖輩們的生產生活模式,放下了鋤頭,辦起了一家家別具風味的農家樂,每年的旅遊產值近百萬元,這一數字正隨着村里旅遊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逐年增加。王代紅自豪地說:「這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吃山』的結果。」宜游的美麗去處,生態文明村建設也因此有了更新的詮釋和更深遠的意義,如今的下坪「山是青的,水是綠的,菜是土的,游是樂的,果品是優的」,真正成為了「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特色鮮明、綠色環保」的新型村莊,城裡人的「夢裡老家」。生態產業也異軍突起,柑橘達到了2100畝優質柑橘基地,封山育林16000畝,蔬菜400畝,村民的生活環境享受着別墅的待遇。

視頻

平陸縣曹川鎮下坪村紅火表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