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宏道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宏道書院位於中國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1991年被列為三原縣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宏道書院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是邑人王承裕講學之處[1]。清道光時督學周之楨、沈兆霖先後籌資擴建.1900年改名宏道高等學堂。民國初年,陝西省在此建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1938年改名省立第三職業學校——初級工業學校。1944年增設高職部分。1949年後改為三原水利學校,後水校遷往武功縣,改為三原黨校。1977年設三原教師進修學校和三原縣城北中學。近代宏道書院著名的校友有李元鼎、張季鸞、于右任、茹欲立、李儀祉、吳宓、范紫東等。1938年重修的教學樓現保存較完整,另外校內還有較多明清石碑。

建造過程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王承裕(三原北城人)中進士,其父王恕(明兵部尚書)致仕歸里,父子協力將僧舍改建為宏道書屋,次年擴建為書院。

歷史滄桑

王恕為關學三原學派創始人,王承裕幼承家學,父子被譽為關學翹楚。高陵呂楠(涇野)、三原馬理(溪田)、雒昂(三谷)等三秦名士皆出於宏道門下,由是名聲大振。

到了清代,宏道書院更成為西北學界之旗幟[2],省學衙署設三原,府考亦在宏道書院舉行。光緒26年(公元1900),書院改名宏道高等學堂,倡導新學,注重經世致用,造就了于右任、李儀祉、吳宓、張奚若、楊世昌 范紫東、張季鸞等一批海內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驅及專家學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陝西派遣官費留日學生30名,宏道學堂即占半數。

民國時改為陝西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後改稱陝西第三職業學校、工業職業學校。解放後改為水利學校(後遷楊凌)、三原縣教師進修學校,2005年交三原縣文物旅遊局管理。

建築結構

書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畝,院內栽植松柏,花木蔥鬱,現存日式教學樓一座,房舍建築堅固,雕刻細膩,氣勢恢宏。書院曾培養了于右任、李儀祉、吳宓、茹欲立等一批精英學子。

視頻

宏道書院 相關視頻

一起走入我的家鄉【陝西咸陽三原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