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宕昌風味小吃(任篤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宕昌風味小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宕昌風味小吃》中國當代作家任篤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宕昌風味小吃

最近瀏覽了《奇山秀水·宕昌》,其在介紹宕昌美食時寫到風味小吃「哈叉」:「哈達鋪、理川一帶的風味面點。」做法是「將麵團揉搓成長條,擀杖擀開,用刀切成約長10厘米,厚約3-4厘米的長條(這裡少說了寬度,應該是寬約3-4厘米,厚約1-1·5厘米),從長條中間劃開兩刀,兩頭不能劃斷。用手提起中間麵條,把整個一角從中間麵條中翻過,形如8字,又像古時婦女頭上耀亮無比的金釵,故稱哈叉。用熱油烹炸,至兩面金黃,蓬鬆酥軟,色香噴鼻。」這段製作哈叉的說明性文字的寫作水平這裡不想**。不過,有幾個不太恰當的字應該指出,(1)整個一角,一個長條應有四個角,據筆者猜測,作者的意思,可能指其中一角,而不是整個所有的角。這麼說,「整個」一詞應換成「其中」。(2)耀亮,有生造詞之嫌,常見的如:光亮、明亮、鮮亮等等隨便用一個未嘗不可。(3)烹炸的烹,用水煮的意思,用油炸,我們一般叫煎炸,或者只用一個字:炸,也就可以了,不必用烹字。《辭源》:烹,煮。《左傳昭二十年》:「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另有常用語:烹茶。(4)蓬鬆的蓬,指頭髮一類的東西虛起的狀貌,說食品當用膨鬆。(5)色香噴鼻,香可噴鼻,色則不會噴鼻的。

以下只就「哈叉」一詞的由來說點自己的見解。

按作者的解釋,哈叉主要因為其外形「像古時婦女頭上耀亮無比的金釵,故稱哈叉」,那怎麼不叫「哈釵」?而且哈字在這裡作何解釋?顯然作者未能自圓其說。在此比喻之前,作者用了「形如8字」的比喻,那麼8字與古代婦女頭上耀亮無比的金釵有無聯繫?

其實哈叉這一風味小吃的流行地域主要是岷縣、哈達鋪、理川一帶。哈達鋪、理川在宕昌建縣之前本屬於岷縣管轄,食品也相仿。而哈叉一詞正是岷縣、宕昌一帶「下(ha)茶」的方言方音。至今,這一帶的人還說「下(ha)着吃」這樣的話,下(ha)字在這裡讀陰平,如果是哈叉的話,哈字在這一帶是讀去聲的。這兩種聲調在方言中是有區別的。

下(ha)茶,顧名思義,就是一邊喝茶一邊吃的小吃——做得也小巧玲瓏。本來可以下茶的食品不止一種。而茶是清淡的飲品,以這種油炸小吃來下,可以說既有營養又可口,似乎是「下(ha)茶」的上品。於是人們就將這種食品叫「下茶」了。叫「下茶」的另一層含義,估計是說,不要拿這一小吃下肉吃。鄉間有俗語:「有福不可重受,油餅不可下肉。」

這正如「點心」這一風味小吃名稱之由來。古人稱胃為心口,比如「心口痛」。認為食品下肚,先到了「心口」。這種食品又不是一下子可以當飯而吃得很飽的食品。點是少量的、「點到為止」的意思。現在我們還把早飯稱早點,一般人早上的食慾不是很好,少吃點行了。那么小食品諸如餅乾、蛋糕、油炸果果、煮鮮豆角、干炒麵等等都未嘗不可稱為「點心」,但久之,人們把點心一詞的概念縮小,專指點心這種更具特色的小吃了。

當然,食品的名稱,本可以一品而多名的,並有着地方特點。比如,宕昌市場上常見的油炸食品叫油餅的圓圈狀小吃,跟會寧以蕎麥粉發酵而做的一種甜食形狀完全一致,會寧叫油團,也有人叫油圈。而會寧把小圓餅中間切一小口的油炸小吃叫油餅,回族人似乎叫油香。這就是不同地域食品名稱的多樣性。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哈叉」的寫法,仍不能認為是「一品多名」。[1]

作者簡介

任篤讓,男,漢,會寧人,書香門第,教育世家,大學文化,副高職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