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嶺地名溯源(侯文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官嶺地名溯源》是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官嶺地名溯源
村裡的官嶺地也有說頭,並非誤傳的跟關帝有關的關爺嶺,而是官嶺,周邊衍生的地名還有官嶺廟、官嶺溝、官嶺地、官嶺道等。
不知什麼時候,河北一帶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餓殍遍野;饑民為了生存,只好離鄉背井,逃荒要飯。有一饑民面黃肌瘦,連滾帶爬,一步三晃地挪到村內瓜農蔣老漢的地邊,撿起散亂的瓜皮,狼吞虎咽起來;然後又到河邊,捧起河水,咕嚕咕嚕地喝了個飽。蔣老漢看他可憐,以後再來,就把落瓜都給他留着。有時天晚了,也把他留宿瓜棚。饑民感恩戴德,也幫他幹些農活。這樣饑民方才度過了難關。
混得熟了,蔣老漢也就知悉了饑民的底細。原來饑民姓關,河北解良人士,說起來,不知多少代以前,祖上還是赫赫有名的關帝爺,但這一輩子早已淪落為窮困潦倒入不敷出的庶民百姓。誰知一場突如其來的百年不遇,肆虐的旱魔天災殃及人禍,地里庒稼顆粒不收,一家七口吃濫菜、啃樹皮,最後連屋簷草、觀音土都吃了,還是難以生存為繼;最後就連逃荒路上的老伴也命歸黃泉。現在的他已是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上無片瓦下無扎針之地了,到了有國不能投有家不能回的尷尬境地。
考慮到窮苦百姓流離失所,蔣老漢就跟村里眾紳士商議決定,定下規矩,現在的官嶺一帶貧瘠山坡劃為官地,作為無地可種的百姓自由耕種的阡陌田疇。饑民關勤勞能幹,幾年工夫就能養家糊口了,後來還娶了房老婆,在本地繁衍生息。而且他秉承關帝的家傳身教,義氣深重,樂民為善,經常急人之困,逐漸在村內有了一定聲望。
又因是饑民關首位開發官嶺,當時也曾以訛傳訛,關嶺的名字反而家喻戶曉。官嶺地後來也幫不少窮苦百姓度過了難關,落戶此地。又過了些年,村民念及饑民關是關帝後裔,就在村街中心修築了一座關帝廟,舊址就在現在的供銷社門前。雖無文字記載修葺年月,但小時候我還見過龍子峪的神嬤嬤來給關帝換衣送靴,磕頭燒香。村內百姓也是逢年過節,大事小事,虔誠地前來頂禮膜拜;只是惜在毀於「文革」動亂,遺蹟蕩然無存罷了。現在水庫東邊的關帝廟宇由村民20 年自動組織,重新修繕,完全沒有了過去的樣貌痕跡,就連神祗也由土塑換成了磁質神像。同時修繕重葺的還有藥王廟、土地廟、楊三姐廟等,但出土青石殘碑的龍王廟也沒被修復,原址當在古井旁邊。
再說災年過後,饑民關的侄子逐步發展成了一方縣令,就邀請他認祖歸宗,重回故里了。饑民關對此地戀戀不捨,惜別了他曾經的恩人村內父老鄉親。這裡也就沒有了關姓遺存的蛛絲馬跡,但後來,村民還是叫那方地名,卻沿襲為牢記初心的官嶺了。[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