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性分析化學導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定性分析化學導論》,定性分析化學奠基性著作。C.R.伏累森紐斯著。1841年在德國出版。1897年前已再版15次。19世紀中葉,中國清代學者徐壽將其譯成中文,名為《化學考質》。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定性分析化學教科書。1829年德國化學家羅塞首次提出並制定了系統定性分析法,由於其內容過於繁多、條理不清,使初學者感到混亂。而本書通過仔細精選,提出了陽離子系統定性分析的簡明方案。該方案根據常見的、比較重要的陽離子與幾種組試劑的化學反應,把陽離子分成6組。第1組包括鉀、鈉和銨,其硫化物和碳酸鹽均溶於水。第2組包括鋇、鍶、鈣和,其碳酸鹽不溶於水而硫化物溶於水。第3組包括鋁和鉻,均不被硫化氫沉澱,而與硫化銨作用生成氫氧化物沉澱。第4組包括鋅、錳、鈷、鎳和鐵,在稀酸介質中,其硫化物不被沉澱,而在鹼性介質中,其硫化物沉澱出來。第5組包括銀、低汞、高汞、鉛、鉍、銅和鎘,其硫化物在稀酸介質中沉澱。該組根據與鹽酸的反應又分為2組,銀和低汞為鹽酸沉澱,屬第1分組,余者為第2分組。第6組包括金、鉑、銻、鐋和砷,在強酸性介質中可被硫化氫沉澱,但其硫化物溶於硫化銨中,而金和鉑的硫化物可溶於濃鹽酸中,進而又可分為2組。

本書提出的陽離子系統分析方案具有簡明、嚴謹和系統性等特點。經過140多年的實踐,儘管對該方案進行了改進,使之更加完善,但目前世界各國通用的定性分析教科書中所採用的陽離子系統分析方案與本方案相比並沒有本質性的改變。本書對定性分析化學教學和人材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簡介

C.R.伏累森紐斯(C.R.Fresenius,1818—1897),德國分析化學家,德國分析化學雜誌的奠基人。19世紀中期,對定性分析化學、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有重要貢獻。主要著作有《定量分析教程》。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定性分析化學導論 相關視頻

天津工業大學 分析化學 1/3
天津市專升本 | 農學院分析化學專業課在線解析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