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峰湖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峰湖景區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東部,距張家界市區僅34公里。1984年,寶峰湖風景區對外開放。1992年,寶峰湖作為武陵源風景區的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寶峰湖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的組成部分。屬張家界地貌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民俗相結合的湖泊型自然風景區。[1]

地質地貌

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髮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風景區的主體。 流水侵蝕地貌,在這裡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咱們寶峰湖就是這種地貌。當你泛舟湖上,湖水那纖塵不染、婀娜多姿,悠然自得的特點使你感覺超然於世,進入忘我的境界。兩岸陡峻秀麗的景色,又使你留戀人生,感嘆造物主的神奇。身邊猛然響起阿哥阿妹動情的對唱,又會把你帶回湖上,讓你感受到這人世間最純樸的真愛。這就是為什麼眾多的年青人,也有不少中老年人,到了張家界,非到寶峰湖來不可,真諦,也許就在這裡。

景區簡介

寶峰湖景區 寶峰湖景區 世界自然遺產--寶峰湖:被稱為「世界湖泊經典」,地處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地帶,距天子山8公里,距武陵源區政府1.5公里,距黃龍洞8公里。 寶峰湖主要景點由寶峰湖和鷹窩寨兩大塊組成。其中寶峰湖、奇峰飛瀑、鷹窩寨、一線天被稱為武陵源「四絕」。是張家界景區惟一以水為主的景點。曾作為2001年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文藝表演的天然布景。它是一座高峽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 寶峰湖水深72米,長2.5公里,以其秀麗的湖光水色與幽野的洞天情趣成為武陵源水景風光的代表之作,電視劇《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外景就拍攝於「奇峰飛瀑」。 在湖中漫遊,還可以見到湖心島上的一些佳景,如「仙女照鏡」、「高峽平湖」、「金蟾含月」 也各有特色。

風景介紹

金蟾昂首

兩座呈「V」字型疊在一起的山峰,像一隻朝天張開嘴的蟾蜍,蟾蜍的俗稱叫「癩蛤蟆」;俗話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隻蟾蜍到底想吃什麼呀? 每年的八月十五,潔白晶瑩的月亮剛好落在蟾蜍的嘴中,璀璨奪目,形成了一道奇觀——金蟾含月。有詩讚曰:峻峽深藏酒一甌,藏醒藏醉不藏愁。山於絕處活芳草,水到窮時橫小舟。愛此風光高檔次,唐情宋思暫勾留。

情人幽會

山巒中間,有兩座山峰相對而立,恰似一對情人正在竊竊私語,左邊為男,右邊為女,模樣惟妙惟肖,生動形象。

寶峰禪寺

寶峰禪寺始建於南宋晚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在如此險峻陡峭的石壁夾縫中如何修建起來也無從考證。據當地史書記載,寶峰禪寺的創始人為鐵禪禪師,他足不出戶四十餘年,潛心修道,道風峻烈,捧喝叱現無處不見,如鐵報栽華毫無覓處,故稱鐵禪禪師,但其出處卻無人知曉。在他創建和主持寶峰禪寺的四十餘年間,度眾生無數,常住僧眾八十餘人,使寶峰禪寺成為湘西武陵山脈重要名剎之一,隨後飄然而去,眾皆莫知其蹤。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書法家——宋真宗趙恆曾對寶峰禪寺御筆加旌嘉表,乾隆皇帝於1755年(乾隆20年)下江南時,又御筆親封「寶鳳仙山」四字,並撥官銀對寶峰禪寺進行大規模修繕,使其鐵瓦磚牆,雕樑畫棟,甚是氣派。寶峰禪寺從此名聲大振,香火旺盛,達到頂峰,號稱「勝武當」。

寶峰飛瀑

寶峰飛瀑是天然與人工的結合,原來就有一簾瀑布,只不過水量小而已,後經人工鑿寬,就變得訇然作響、跌宕跳躍、氣勢恢宏了。瀑布下面的鐵索橋以及周圍的綠樹翠竹是當年拍攝《西遊記》的背景之一。1998年冬天,《西遊記》後十五集攝製組在總導演楊潔的帶領下,來到張家界各大景區拍攝《智取通天河》、《真假美猴王》等劇情外景,寶峰湖風景區的奇峰飛瀑就成了花果山、水簾洞的外景地。

仙女照鏡

一根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石峰,那塊扁平的部分多麼像一位美女臉部的左側像,緊緊抿着的櫻桃小嘴,高高挺起的鼻樑,微微閉着的眼睛,似乎正對着湖水這面偌大的鏡子在梳妝打扮,而頭上的那部分便是她高高盤起的髮髻。

雲崖棧道

雲崖棧道由人工開鑿在石壁上,上下鈎連,奇險無比。

鷹窩寨

鷹窩寨海拔有1000多米,這本來只有老鷹築窩的地方,卻靜靜地藏着一座古香古色的觀音廟。[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