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實驗微生物生態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實驗微生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綜合評論性著作。R. G. 伯恩斯和J. H.斯萊特主編,有48位英、美、加、荷、瑞典等國的微生物生態學家參加編寫。英國布來克威爾科學出版社於1982年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分6部分,共36章,計683頁。本書每一章節都包括主題的評述、實驗技術及參考文獻3部分,全書最後附有專門名詞索引。

第1部分生物圈中微生物的組成,共6章:細菌的分離、培養和鑑定;真菌的分離、培養和鑑定;藻類的分離、培養和鑑定;原生動物的分離、培養和鑑定;研究病毒生態學的方法;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以上各章節介紹了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病毒等的分離、培養、計數及鑑定方法;生物量是生態學研究的主要參數,在第6章中討論了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方法,除介紹一般常用的技術外,還介紹了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生理生化測定技術。

第2部分生物圈,共9章:土壤環境;粘土、腐殖土和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碳的礦化;土壤和沉積物中氮的礦化;有機質分解時的微生物的演替;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磷的循環;海洋的初級生產。從生物圈出發,還介紹了土壤物質轉化過程中微生物的演替規律及其作用,討論了碳、氮、磷的循環,其中包括硝化、及硝化及固氮的研究技術等。

第3部分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共7章:實驗室中的微生物;生態實驗系統;表面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地衣;原生動物共生體;連續培養中的微生物競爭;細菌素。本部分概述了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了試驗室條件下模擬自然界的問題,介紹了分批培養和連續培養的技術,此外還介紹了地衣、原生動物共生體、細菌素的研究技術。

第4部分微生物與植物的關係,共5章:根際;氣生植物的表面;豆科根瘤;菌根;微生物與植物的病害關係。本部分主要以植物為中心,概括了微生物與植物的關係,討論了微生物的研究技術。

第5部分微生物與動物的關係,共4章:皮膚表面的取樣;瘤胃中的微生物與動物的相互關係;白蟻微生物群體;線蟲與破壞性真菌。本部分概述了微生物與動物的相互作用,主要介紹了瘤胃微生物、白蟻微生物群體,以及線蟲與真菌的相互作用等。

第6部分環境的惡化,共5章:極端的自然環境;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生態;在烴類和油污環境中油的分解;殺蟲劑對土壤微環境的影響;廢氣和重金屬對空氣的污染。本部分主要討論了由於工業的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極端環境(高溫、酸性、鹼性、乾旱等)的存在,家庭廢水的微生物生態學、烴類和油類化合物的降解,農藥對微生物的影響,以及工業廢氣和重金屬引起的污染問題。

本書雖由許多學者執筆編寫,但仍組成一個以微生物與環境相互關係的整體內容。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討論了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中所採用的實驗技術的優缺點,列舉了研究方法,其中包括一些獨特的研究方法,在實踐工作中均可借鑑。本書是綜合介紹微生物生態學基本理論和微生物生態試驗技術綜合評論的著作,全面概括了與微生物生態學有關的主題、實驗方法及其發展動向。

作者簡介

R. G.伯恩斯 (R. G. Burns),在英國凱特大學任教; J. H.斯萊特(J.H.Slater),在英國渥威克大學任教。

相關信息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實驗微生物生態學 相關視頻

「志同道禾」土壤生態學與堆肥網課 第二章:土壤微生物與植物
【科普】微生物與空間科學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