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短尾猴(學名:Macaca arctoides),也稱紅面猴,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體重5千克,體長50-56厘米,尾極短;顏面部常為暗紅色或帶紫紅色斑塊;體色深暗,背部多為暗褐黑色或暗橄欖棕褐色,腹面稍淺於背部,亦為暗棕黃色。中國西南一帶的短尾猴頭頂棕色較重,而產於東部者其頭頂褐色顯著。尾巴短得出奇,還沒有後腳長,僅為體長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斷尾猴」之稱。[1]

短尾猴也叫做紅面猴,體型很大,在中國分布比較廣泛,經常棲息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區域,食性較雜,在孟加拉,以及柬埔寨等地區也有這種生物。其性格非常頑皮,並且爭強好勝,喜歡與同類爭奪伴侶,也會爭奪地盤,屬於一種占有欲很強的動物。

目錄

分布範圍

原產地:柬埔寨、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可能滅絕:孟加拉國。

引進:中國香港。

中國分布:主要在西南部和南嶺以南的華南地區和福建南部,包括雲南,廣西,貴州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東以及福建南部。

形態特徵

短尾猴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短尾猴的顏面寬闊,頭骨相對較寬,有明顯的眉脊。體形渾圓、憨實,四肢粗壯,雄獸的體長為52-65厘米,體重9.9-10.2千克;雌獸的體長為48-59厘米,7.5-9.1千克。前額部分裸露無毛,幾乎全部禿頂呈灰黑色,頰部的毛也較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內側的毛稀疏而且顏色較淺肩部、頸部和背部的毛較為粗糙。胼胝的周圍也是裸露無毛。尾巴短得出奇,還沒有後腳長,僅為體長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斷尾猴」之稱。

短尾猴的成體頭頂毛較長,由中央向兩側披開。兩頰和頦下的鬚毛像兜腮鬍子,且其唇下的頦須暗褐色而周邊棕白色呈層次分明的半月形。成年雄猴顏面鮮紅色,老年紫紅色,幼體肉紅色。成體眉毛多呈棕黃色,老年猴面部出現白毛,常伸向鼻側。耳較小,尾短光禿無毛。體背毛色棕褐,披毛較長,腹面略淺;體毛長而密,成年猴毛長8-12cm,其毛色在幼年為淡褐色,以後逐漸變深,至成年為深褐色,但胸腹部及四肢內測較淡,呈淡棕褐色。成體在中國西南一帶的短尾猴頭頂棕色較重,而產於東部者其頭頂褐色顯著。

短尾猴的長相和藏酋猴十分相似,以至於很多書中都把它們混為一談,也有人認為它們屬於同一個種的不同亞種。但是,它們之間明顯的不同之處也有不少,例如短尾猴比藏酋猴的體形小,體毛較長而稀疏,為黑褐色或朱古力色,所以在華南地區俗稱為「黑猴」或者「泥猴」。另外,短尾猴雄獸的生殖器也與眾不同,陰莖扁而長,呈矛狀,長度約為40毫米,還會發出會一種難聞的蘚臭氣味。但是短尾猴與藏酋猴不同的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徵,是成體的面部均有鮮紅色的斑塊,有些老年個體還轉為紫紅色或者黑紅色,所以又叫紅面短尾猴、紅面猴、紅臉猴等。

棲息環境

短尾猴系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特有靈長類。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以及中山針闊混交林。棲息高度可從沿海低地至海拔2650米的中山林區。棲息在高山密林的較高海拔林帶,主要利用常綠闊葉林帶和常綠與落葉混交林帶這兩個林帶,除此之外,在其棲息地中還需有山溪水源和懸崖陡壁,供猴群喝水和夜間睡眠。棲息林帶的植被以山毛櫸科植物為主,其果實和葉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特別是果實,在秋季和大部分冬季被廣泛食用。

生活習性

遷徙

短尾猴受氣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影響,有明顯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遷移時成年雌猴在前,成年雄猴壓隊,仔猴吊在母猴腹下,響聲小,速度快,日活動距離為1-2千米,夏季最長,秋季居次,春、冬季大致相等,在一處滯留天數為1-5天不等。遊蕩路線常較固定,在河邊、竹林中運動時,常呈一定順序一個接一個地行走或逃跑,可在地上形成猴路。

聚群

喜歡群居,每個群體的數量為10-30隻不等,有時可多達80隻左右。與中國其他獼猴類比較,地棲性更強,特別在受驚後多沿地面逃竄。

活動

短尾猴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短尾猴比較畏懼寒冷,晝行性、樹棲的動物。除採食和夜宿多在樹上外,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樹上活動。成年猴不甚活潑,飽食後常將頰囊中貯存的食物翻回口中慢慢咀嚼,或互相理毛,冬天喜歡依偎在石壁上曬太陽,第1順位雄猴即猴王有時爬在高樹上搖晃枝頭。幼猴十分愛動,攀抓樹枝互相打鬧幾無休止,常見4-5隻幼猴吊成一串然後再由下而上翻回橫枝。夜間坐在石壁上分成幾個小堆擠在一起睡眠,幼猴多夾在大堆的中間,猴王和第1順位雌猴在一起,但猴王和第2、3順位雄猴常分堆睡眠。夏季(6-8月)分散在幾棵相鄰的大樹上睡眠,以適應炎熱的氣候。猴群在一處活動幾天後,便在巢區內漫遊。

食物

短尾猴的食物主要為植物的鮮枝嫩葉、花芽、野果、竹筍、竹葉、果實、種子、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經常到農田搜尋玉米、稻穀和馬鈴薯。像其他獼猴一樣,它們也有覓食時貯存食物的頰囊。也在河谷地帶捕捉螃蟹、青蛙等小動物。覓食在全天的活動中占有相當的比重,覓食占全天總活動(含休息、各種行為)時間的44.5%。

繁殖方式

每年7月至翌年2月為交配期,但9-10月份為交配的旺季,雌獸發情時性皮膚變紅,但腫脹的程度甚微。懷孕期大約為6個月,第二年的3-4月份產仔,一般為隔年生育一次,每胎產1仔。

剛出生的幼仔的面部為肉色,體毛為乳白色,3月齡時首先從背部開始生長出棕色的毛,以後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加深,但面部則需要在1年以後才開始變為紅色。短尾猴的壽命大約為20年左右。

短尾猴繁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因此產仔方式為產仔節律型。雌猴性成熟年齡為5-6歲,可連續2-3年產仔,每胎產1仔,7-12歲為雌猴的最佳生育年齡。仔猴在半年後逐漸離開母猴獨立活動。雄性個體7歲左右達到性成熟後離開母群而進入鄰近群,同時也有外群雄猴單個地遷入本地群,有時幾隻雄猴同時遷入本地群,這可能是從外群分群而來。遷入本地群的個體其順位高低決定於體力狀況,這種換群現象減少了近親繁殖,加強了基因交換,對種的生存適應是十分有利的。

種群現狀

影響該物種的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被破壞,包括伐木、燒炭、修建公路、水壩、鋪設電源線和漁業,也包括縱火、棲息地碎片化、水土流失。這些動物被獵殺和當作食物買賣,傳統的「藥療」和當地的骨頭商品、肉食品和寵物動物。在販賣過程中意外死亡。

在印度,很多棲息地被農墾耕種侵占,也被肆意捕殺而瀕臨滅絕。在越南,這個物種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中國的傳統「藥療」貿易。在老撾、越南和柬埔寨,用於食獵而捕捉的程度也非常高。與棲息地的損失相比,狩獵威脅相對較低。在緬甸,伐木和木材採伐是主要威脅。商業橡膠種植園,狩獵,和與中國的貿易是該品種的主要威脅。在泰國,棲息地喪失是一大威脅,狩獵也很普遍,但不是顯著受到威脅的物種。

在中國,狩獵和棲息地的喪失減少了該物種的種群,在一些地方局部滅絕。短尾猴是中國獼猴屬中除獼猴外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個種,其種群數量估計有7萬隻,其中70-80%分布在雲南和廣西兩省區;廣東和福建已非常稀少,在廣東,僅分布在惠水一帶;福建和貴州南部的可能已接近絕跡。 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活躍着一群短尾猴,經常和進入武夷山保護區旅遊的遊人嬉鬧,與人和諧相處。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加大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力度,所以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猴群越來越多,短尾猴的數量也逐年增加,據武夷山保護區管理人員介紹,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短尾猴已達到數千隻。

保護措施建議:

保護好現有的森林特別是自然保護區,使短尾猴的棲息生境得以保存。

加強集市場的管理,制止短尾猴的非法貿易。

嚴格審批野外捕捉數量的申請,數量已很少的地區如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和貴州實行禁止捕獵。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參考來源

  1. 短尾猴愛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