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寵物花面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面狸(學名:Paguma larvata)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俗稱果子狸。頭體長400-690毫米;尾長350-600毫米;後足長65-120毫米;耳長40-60毫米;顱全長100-130毫米;體重3-7千克。花面狸顯著的面部紋路因地理差異而變化,一般從前額到鼻墊有一條中央縱紋,眼下有小的白或灰色眼斑,眼上有較大的、更加清晰的白斑,並可能延伸到耳基部。鼻部黑色。身體無斑點,硬毛為銹褐色到深褐色,其下絨毛通常為淡褐色到灰色。在一些年輕的亞成體身上可見微弱的斑點圖案。尾色與體色相同,尾端一般深暗。雌性有2對乳頭,比雄性稍大。花面狸的頭骨在某些方面介於熊狸與椰子狸之間。額骨腔擴展,但在熊狸中不甚顯著。在花面狸中,眶後縊痕的寬度等於眶內寬度,且眶上突小。上門齒不緊湊。牙齒圓形,不像椰子狸的竹片狀。犬齒直,兩側扁平。[1]

花面狸可見於多種森林棲息地,從原始常綠林到落葉次生林,它們還經常光顧農業區。它們主要吃果實,也吃鳥類、嚙齒類、昆蟲和植物根。在農田它們會攻擊家雞和水禽。樹棲性、獨居、夜行性,白天在樹上的洞穴中睡覺。也居住於地洞,並組成2-10的小家庭群。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老撾、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砂拉越、沙巴)、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日本(引入)。在中國分布於分布於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河北、陝西等地。

形態特徵

頭體長400-690毫米;尾長350-600毫米;後足長65-120毫米耳長40-60毫米;顱全長100-130毫米;體重3-7千克足趾、足墊、香腺和鼻鏡中央溝的形態結構基本與椰子狸相似四肢較短,各具5趾。爪略具伸縮性。香腺不發達尾長而不具纏繞性

棲息環境

花面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林緣獸類。它們主要棲居於季雨林、常綠或落葉闊葉林、稀樹灌叢或間雜石山的稀樹裸岩地。多利用山崗的岩洞、土穴、樹洞或濃密灌叢作隱居場所。冬春時,多在洞穴中休息,夏季炎熱時,常隱於濃密灌叢中。

生活習性

花面狸營家族生活,常雌雄老幼同棲一穴。交配季節也常成對活動。極善攀緣,能靠其靈巧的四肢和長尾在樹枝間攀跳自如,覓食樹果,追捕小鳥和松鼠。遇驚嚇時,往往從樹上跳下。若遇獵犬追趕,則上樹或逃進洞穴中躲藏。花面狸多在樹上活動和覓食。當發現有成熟果子時,往往反覆覓食,每晚必來。樹上留下斑斑爪痕。樹杈上和樹根附近常有許多帶核果的糞便。主要以帶酸甜味的各種漿果或核果為主食,例如:多種榕樹果、麻楝果、長青櫟果以及桃、杏、梨、荔枝、龍眼等。此外,也捕食小動物,胃檢發現動物殘骸有鳥毛、鳥卵殼、野雞腳爪、青蛙、蚯蚓、田螺、螞蟥、蚱蜢等。

繁殖方式

發情交配期多在每年的3-4月,產仔期為5-6月。兩性在發情期間食慾均減退。雌獸發情期可延續3-5天。雌獸發情時,表現非常不安,交配方式與大靈貓相似。但花面狸交配過程較長,約需2分鐘左右。交配時,雌獸發出「唧唧」叫聲。可多次交配,有時,一日內可達20餘次。每次交配間隔時間僅4-5分鐘。懷孕期約2個月。母獸產仔多在夜間進行。產仔時,常發出「唧唧」叫聲,每胎2-4仔。

花面狸乳齒的脫換期大約始於出生當年的10月份。一直要延續到第二年秋季,恆齒才全部長齊。也和大多數靈貓動物一樣,第三年春末,即可達到性成熟。上下頜恆齒的生齒序與椰子狸相似。但花面狸第二上臼齒有不少個體可完全不蔭發而缺失。花面狸在動物園中可活10-15年。

養殖技術

2020年10月,中國國家林草局發布了《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花面狸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除適量保留種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導養殖戶停止養殖。

養殖場地的選擇

1.選擇養殖場地時,首先要考慮飼料來源,主要考慮植物性飼料來源,同時兼顧動物性飼料來源,一般以選擇靠近動物產品加工廠不遠的地方為宜。

2.養殖場地應選在山邊、林緣和田間等比較幽靜的地方,地勢較高,地面乾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

3.養殖場地應選在具有充足、清潔可靠、可供人及動物飲用的地面水源或地下水源的地方。

4.養殖場不宜靠近其他畜禽飼養場,距離居民區要在500米以上,以避免同源疫病的相互傳染。

養殖籠舍的設計

花面狸是典型的夜行動物,晝伏夜行。養殖籠舍需滿足花面狸的行動需求,模擬其野生環境,逐漸向家養方向過渡。花面狸善攀爬,因此養殖籠舍要架設木架。產仔房大小可設計為長2.5米、寬1米、高2米,同時配上產仔箱;配種房大小可設計為長2.5米、寬2米、高2米。門窗需用鍍鋅鐵絲網圍牢,以防花面狸逃走。花面狸劃分領域範圍行為強烈,雄性爭鬥激烈,因此應注意雄狸之間的隔離。

飼養管理

幼狸:產後到斷奶的花面狸稱幼狸。初產幼狸體長約30厘米、體重約150克,閉眼。自然哺乳:母狸產仔後,讓母、仔狸關在籠里一起飼養。自然哺乳2個月左右,幼狸開始自行採食後就可以斷奶。斷奶後餵給仔狸生長期料。自然哺乳階段,要加強母狸的營養,應飼餵一些動物性飼料。仔狸斷奶後,可適當餵些熟紅薯、南瓜或其他瓜果,並適當加一些魚粉、動物性飼料等。仔狸生長速度較快,3-4個月即可長到3千克左右。

中狸和成狸:仔狸60日齡左右斷奶後,即進入中狸和成狸階段。此期花面狸生長發育進程加快,所以需供給其充足的飼料和營養。每隻中狸每天需餵100-150克飼料,將飼料拌水至糊狀,每天下午餵1次,餵飽即可。

日常管理:

固定大小便位置,每天早上要打掃籠舍1次,清除糞便,保持籠舍清潔。

冬季要注意保溫,防止賊風;梅雨季節要注意通風防霉。

保證供應新鮮的飼料,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大蒜、蔥等,以增強花面狸的抵抗力。

夏季高溫季節要防花面狸中暑,增加花面狸飲水供應量,有條件的可餵花面狸一些瓜果。

籠舍要遮陽,同時要注意避免外界的干擾和驚嚇。

平時要注意防潮、防逃、防狗咬、防蛇害等。

衛生與防疫

花面狸在集中馴養條件下,易發生各種疾病,應做到預防為主、養防結合。

養殖場出入口要設置消毒池,嚴禁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

養殖場內禁止飼養其他動物。

引入的種狸須隔離飼養。

發生疫病時,應立即將病狸隔離,相鄰的可疑狸群進行半隔離觀察與診治。

做好狸舍的衛生與定期消毒工作。每周可用3%-5%的氫氧化鈉溶液對巢箱、狸舍、通道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洗去殘留的氫氧化鈉再使用。食具、飲水器先用清水洗淨,再放入1%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6分鐘,再用清水洗去異味。野果飼料用0.02%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用水洗淨後再投餵。狸舍、飼料室要定期消毒。

疾病防治

仔狸腹瀉。對病狸先要隔離,加強觀察,改善飼養條件,細心管理。加餵糖鹽水,每隻病狸每次餵20-30毫升,每日餵1-2次。每隻病狸肌內注射1-2毫升鹽酸黃連素注射液,每日注射1次。中草藥治療:黃連6克、車前草10克、茯苓15克、陳皮9克、木香6克、白朮9克、甘草6克,每劑煎水100-150毫升,早晚灌服。

出血性腸炎。嚴禁飼餵霉變飼料,保持籠舍清潔衛生、乾燥,定期消毒。發現病狸及時隔離治療,並及時對籠舍進行消毒,飼餵含脂肪少的半流質飼料。

中草藥治療:銀花炭30克、大黃炭20克、地榆炭15克、百草霜15克、仙鶴草15克、烏梅12克、砂仁10克、車前草10克、甘草15克、黨參9克,加水煎汁300毫升,每日服2次,每日1劑,服到血便消除為止。

肺炎。預防:保持籠舍清潔衛生。寒冷季節,籠舍要有避寒、擋風設施,注意保暖。

治療:可每隻病狸每次用青黴素、鏈黴素各20萬國際單位肌內注射,每日注射2次;或每隻病狸每次用慶大黴素4-8萬國際單位肌內注射,每日注射2次。

寄生蟲病。花面狸常見的寄生蟲病有蛔蟲病和絛蟲病兩種。蛔蟲病:每千克花面狸體重可使用枸櫞酸哌嗪0.2克,拌在飼料中飼餵;或按每公斤花面狸體重投餵驅蟲淨15毫克。絛蟲病:按每千克花面狸體重使用硫雙二氧酚0.1-0.2毫克,拌入飼料中餵服。

亞種分化

花面狸16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花面狸七箐亞種 Paguma larvata chichingensis Wang,1981

2,花面狸尼泊爾亞種 Paguma larvata grayi Bennett,1835

3,花面狸海南亞種 Paguma larvata hainana Thomas,1909

4,花面狸西南亞種 Paguma larvata intrudens Wroughton,1910

5,花面狸蘇德島亞種 Paguma larvata janetta Thomas,1928

6,花面狸馬來西亞亞種 Paguma larvata jourdanii J.E.Gray,1837

7,花面狸藏南亞種 Paguma larvata lanigera Hodgson,1836

8,花面狸指名亞種 Paguma larvata larvata C.E.H.Smith,1827

9,花面狸蘇門答臘亞種 Paguma larvata leucomystax J.E.Gray,1837

10,花面狸印緬亞種 Paguma larvata neglecta Pocock,1934

11,花面狸察隅亞種 Paguma larvata nigriceps Pocock,1939

12,花面狸婆羅洲亞種 Paguma larvata ogilbyi Fraser,1846

13,花面狸泰國亞種 Paguma larvata robusta Miller,1906

14,花面狸台灣亞種 Paguma larvata taivana Swinhoe,1862

15,花面狸安達曼亞種 Paguma larvata tytlerii Tytler,1864

16,花面狸克什米爾亞種 Paguma larvata wroughtoni Schwarz,1913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哺乳類)——近危(NT)。

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2020年9月30日)。

主要價值

經濟

人工飼養的花面狸毛絨厚軟,板質良好者為上品,系中國出口大宗皮張之一,毛皮可制裘、皮帽、手套,針毛可制毛刷和筆。

藥用

入藥部位:骨骼(狸骨Os Felis bengalensis)、脂肪、肉。

功能與主治:狸骨:祛風濕,壯筋骨,滋補安神;用治風濕關節痛。

脂肪:潤膚;用治皮膚皸裂、燙火傷。

肉:滋補養顏。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老撾、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砂拉越、沙巴)、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日本(引入)。

中國:分布於浙江、福建、海南、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河北、雲南、貴州、西藏等地。杭州動物園歷年從餘杭、富陽、臨安、桐廬、安吉、紹興、上虞、諸暨、東陽、義烏、開化、仙居、龍泉等地引進。

參考來源

  1. 花面狸物種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