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鼬獾(學名:Melogale moschata),是鼬科、鼬獾屬的動物。鼬獾頸部粗短,耳殼短圓而直立,眼小,毛色變異較大,體背淡灰褐或黃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不等,腹部蒼白色、黃白色、肉桂色到杏黃色不等。

鼬獾夜行性,穴居,行動較遲鈍,雜食性,季節性活動變化較明顯,每年繁殖1次,每胎產2-4仔,棲於河谷、溝谷、丘陵及山地的森林、灌叢和草叢中,分布於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越南。

鼬獾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丘陵山地,尤喜500米以下的混交林的林緣、灌叢、河谷。活動範圍小而固定,通常居住在已有的洞穴中,地棲性,但有時也上樹覓食。鼬獾是夜行性動物,白天會躲地窿,樹窿休息。雜食性,包括小型哺乳動物、鳥類、鳥卵、蛙類、昆蟲、蝸牛、蚯蚓、果實和腐肉。進食時,用爪掘地窿取食,好似野豬翻鬆泥土。[1]

目錄

形態特徵

鼬獾體形介於貂屬和獾屬之間,體重1-1.5kg,體長315-417mm。鼻吻部發達,鼻墊與上唇間被毛,頸部粗短,耳殼短圓而直立,眼小且顯著。前後足具5趾,趾墊較厚,爪側扁而彎曲,前爪特長,尤以第二、三爪為著,適於挖掘生活,後爪僅及前爪之半。

鼬獾毛色變異較大,體背及四肢外側淡灰褐或黃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頭部和頸部色調較體背深頭頂後至脊背有一條連續不斷的白色或乳白色縱紋前額、眼後、耳前、頰和頸側有不定形的白色或乳白色斑有的個體為橙黃色斑點,一般均與喉、腹部的色區相連。上唇、鼻端兩側白色或淺黃色;耳內、耳緣被有白色或乳白色短毛,耳背與體背同色。下體從下頷、喉、腹部直至尾基為蒼白色、黃白色、肉桂色到杏黃色。尾部針毛毛尖灰白色或乳黃色,向後逐漸增長,色調減淡。

鼬獾頭骨顱形狹長,鼻部比狗獾狹,鼻骨中縫稍凹陷。眶後突顯著,顳嵴低平左右對稱,幾乎平行,鼬獾終生保留顳嵴,而不癒合成矢狀嵴,老年個體顳嵴距離較近。顴弓細弱,略向外擴張。人字嵴在頂骨後端成一直線與左右顳嵴相連,齶骨向後伸展,達臼齒與關節窩的距離之半,翼骨的鈎狀突幾乎與關節窩平齊,齶骨後緣超出臼齒與眶後突位於同一水平。

鼬獾上頜門齒略呈弧狀排列,犬齒圓錐狀,裂齒外緣短於內緣,第一臼齒形似平行四邊形,外緣稍凹入,下頜第二門齒內移,犬齒呈彎尖狀,下裂齒前端有鋒利的下前尖和下原尖,內側有一齒尖與外側下原尖相對稱,後部凹陷呈盆狀。

棲息環境

鼬獾棲於河谷、溝谷、丘陵及山地的森林、灌叢和草叢中。喜歡在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常綠落葉、闊葉林帶活動,亦在農田區的土丘、草地和爛木堆中棲息。

生活習性

鼬獾夜行性,入夜後成對出來活動,凌晨回洞,個別活動和覓食時間可達拂曉。白天一般都隱居洞中,偶爾亦在洞穴周圍的草木叢休息。若遇驚動,便潛入洞中。鼬獾活動的季節性變化較明顯,春、冬季節常活動於陽坡林緣和灌叢間;夏、秋季節多活動於陰坡林內和河谷的灌叢間。喜好在乾涸的水溝或小溪邊覓食,用腳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跡,活動範圍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徑,依河溝谷地的坎壁下或小山樑邊往返穿行而留下顯著的「獸徑。活動較遲鈍,行走時腹部幾乎貼地,常以鼻貼近地面搜索前進。

鼬獾穴居於石洞和石縫,亦善打洞,洞口圓形,通常只有一個,開口于山勢較陡和草木叢生的地方,洞穴簡單,道直或彎曲,有鼬獾居住的洞穴臭味極濃,常在洞口兩側有黑色長條狀糞便,長6.0-6.5cm,直徑為0.6-0.8cm,糞便內常夾雜毛、骨等殘物。

鼬獾雜食性。以蚯蚓、蝦、蟹、昆蟲、泥鰍、小魚、蛙和鼠形動物等為食,亦食植物的果實和根莖。春季以昆蟲、小魚、蛙和植物的根莖等為主食;夏季則以昆蟲鱗翅目的蛾類、蛙類為主;食物豐富的秋季,除捕食小型動物外,還採食山楂、山芋和其他野果;秋末至冬季,食物以無脊椎動物占優勢,植物的果實和根莖類也相應地增加。

繁殖方式

鼬獾每年繁殖1次,3月發情交配,大多發生在同一群中,雌雄互相交配,無爭偶現象,交配後,雌雄仍在一起覓食和棲居。5-6月在洞穴中產仔,每胎產2-4仔,偶爾產1仔。母獸帶幼仔哺乳2個月,其後,母獸離開洞穴與幼仔分離,1年後幼仔達到性成熟。

亞種分化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鼬獾江南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ferreogriseus Hilzheimer,1905

2,鼬獾海南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hainanensis Zheng and Xu,1983

3,鼬獾緬甸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millsi Thomas,1922

4,鼬獾指名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moschata Gray,1831

5,鼬獾東南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sorella G, M, Allen,1929

6,鼬獾台灣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 Swinhoe,1862

7,鼬獾滇南亞種 Melogale moschata taxilla Thomas,192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一般在其棲息地是比較常見的。1991至1993,在台灣發現了238隻鼬獾;2003年,中國東南部調查顯示,儘管年平均在16km²的範圍內捕捉40隻鼬獾,該種仍然是很豐富的。其種群數量發展趨勢未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越南。

中國分布在海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安徽、湖北、湖南、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重慶、台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