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鄉的古井(唐高翔)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鄉的古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家鄉的古井》中國當代作家唐高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鄉的古井

我的家鄉在距零陵城區100多里的石岩頭鎮長沖坪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一條條曲折崎嶇的小道通向外面的世界。村里沒有江河、湖泊、水庫,只有幾口山塘和一口掛在半山腰的古井。家鄉的古井位於人頭嶺、星子嶺兩座大山之間、土名叫李子凹的地方。"李子凹李子凹,地下銀子十八窖,白天李花飛如雪,夜晚銀子在發笑。"。關於李子凹有一個神奇美麗的傳說

聽村里老人說,過去,村裡有一個大財主,他良田千頃,果樹萬棵,家財萬貫。為了防止家財被盜,一個黑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天,財主按排人員把家中雪花花的銀子用十八個窯裝好偷偷埋進李子凹自家李子樹下。聽說這銀子很顯靈性,每當春天來臨,李花盛開的季節里,在夜晚雞鳴三更之時,李子樹下的銀子就離開地面,在夜空中閃閃發光

家鄉的古井的水是村里唯一的水源,它是從一個石槽里流出的,石槽下面是青石板砌成的四方型的水池,這水池較淺,用來洗菜和用水桶載水,連着這個水池的右邊還有一個水池。這個水池較深,是鄉親們用來洗衣服和孩子們洗澡的。連着下個水池的是一條曲曲折折,低矮不平的水溝。古井裡的水流井水溝灌溉農田,滋潤禾苗,養活莊稼。

家鄉的水井的水由於是山中冰雪融化而成,這水特別乾淨、清涼,給人一種甘之如飴的感覺。還聽說由於家鄉的大山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伴着井水的一種叫"硃砂」的靈物,家鄉的井水喝了不僅能延年益壽,還能祛邪治病。聽老人說,有些井水性惡,喝了會泄肚子,引發腸胃病。而喝了家鄉的井水,小小感冒不用吃藥,會不治而愈。村裡的老人還神乎其神的說起一個故事,說周邊一個村一名婦女得了不孕之症,吃了各種藥物,請了名醫治療沒有絲亳效果,可因為她在我們村裡有一親戚,住了一段時間後,喝了村裡的水後,居然奇蹟般的懷孕了。箇中的緣由無從考究,但我們村里嫁來或嫁出去的女人從來沒有不懷孕的。

由於家鄉是村里唯一水源,自然也是鄉親們的集聚地,特別是赤日炎炎的夏日,村裡的鄉親們到水井挑水、洗衣、洗菜、洗澡、乘涼,"誰家的姑娘出嫁了,誰家的孩子娶媳婦了,誰家建房了,誰家的小孩上廣西了……",你一言,我一語,大家一邊洗菜,一邊載水,一邊浣衣服,東家長、西家短的談論着、說笑着。快樂的空氣在井水邊瀰漫。在月明星稀、天干地淨的夏日夜晚,微風呼嘯着山林,月亮灑下銀輝,星星在天空眨眨眼,許多人在井水邊納涼,久久不願離去…

家鄉的古井所在地也是青石板鋪就的湘桂古道的重要隘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古時候,交通不通,西頭、新宅里、石岩頭等地的人上廣西、去四川、入長安或經商、或求學、或趕考都走的是這條古道,他們到黃沙河後乘舟南來北往。而從廣西、廣州等地進入湖南的人也從這條路經過。就在這古井邊,有的妻送夫,父送子,兄送弟,那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意境不時重演。家鄉的古井不知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閱盡了多少人間喜怒哀樂。

為了方便過路行人,給他們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村裡的先輩就在井水邊種了一棵柏樹。這古樹不知種於何年何月,也不知出於誰手。但到我們這代時,這古樹已長成蒼天大樹,根蔓延有幾里長;樹幹,要幾個人才能合抱;樹枝長生的綠葉連成一體,如撐起的華蓋又如擎天的綠洲。

兒時的我們來到井邊,經常在古樹上爬來爬去,在井邊的石板上玩"走田棋""倒雞公""玩泥巴"「發轉轉"等的遊戲,讓山風撩起頭髮,聽井水"哇哇"流動,任野果瀰漫芬芳,古井古樹邊就如伊甸園帶給我們兒時無窮的快樂和幸福的美好。而那些挑着鹽巴、趕着馬車、扛着貨物的來來往往、風塵僕僕的鄉賈客旅在這濃蔭如蓋的樹下作短暫停留和歇息後,喝一口甘甜的井水,消除他們暑熱,驅趕心中的疲憊和勞累。古井又成了他們前行的加油站。

古井的水不大,但非常穩定。縱然是天旱久晴,周邊村裡的許多井水枯竭,但家鄉的古井除了水流小點,卻總是源淵不斷。為此家鄉的古井還供鄰村人來挑水。鄉親們對鄰村的挑水人總是禮讓三分。總是笑臉相迎,而且不約而同的以他們為先……

蒼海桑田,山河巨變。隨着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化,古井、古道都發生了改變。因為古井挑水太遠,鄉親們籌資建了水池,把古井的水引進了水池裡,古井水變成了自來水;為方便群眾,湘桂古道修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路,古井古道湮沒在歲月的黃沙中,唯有那棵古樹如老太龍鐘的老人依然守着歲月的靜好!古井雖去,但它帶給我童年的幸福和快樂總銘刻我的心裡,永遠不能忘懷!

[1]

作者簡介

唐高翔,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