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鄉的小河(江繼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家鄉的小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家鄉的小河》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鄉的小河

離開家鄉幾十年了,每每想起家鄉的小河,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很是眷戀。

家鄉的小河連着長江,那是七十年代圍墾造田、興修水利而形成的,小河彎彎,綿延幾公里。

記得小時候,每年冬天都要修壩築堤清河床,只要大隊幹部一聲令下,全村社員紛紛出動,有時我也參與其中。那時沒有挖掘機,甚至連拖拉機都很罕見,都是靠人力和簡陋的農具來進行,靠鐵鍬、鋤頭扁擔、撮箕、原始的打夯工具來完成。冬天十分寒冷,北風呼嘯,大家早上顧不上吃飯,甚至餓着出工,仍幹勁十足,有的挖土、有的鏟土、有的挑土、有的打夯,秩序井然,現場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那時中午飯在工地吃,村裡有人做飯,大家不用掏錢。一到中午,做飯的挑來一大桶飯、一大桶菜,菜有時是冬瓜、有時是土豆、有時是茄子、有時是辣椒、有時是豆角,雖然沒有肉,大家都吃得很歡,吃完飯接着干,直到天黑收工第二天出工。那時候大家心很齊,靠鐵鍬鋤頭扁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記得小時候,河邊上有很多野草,而且生長非常旺盛,有些是上等的好豬草,我經常和小夥伴們到河邊割豬草。河邊有泥湖菜、烏心草、柳蒿等等,泥湖菜葉片柔軟、莖稈脆嫩、水分多、纖維少,豬喜歡吃;烏心草也很嫩,還有補肝腎的作用,豬喜歡吃;柳蒿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植物粗纖維,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增強體質,豬也喜歡吃。那時的我們邊割豬草、邊唱着兒歌,心裡充滿了快樂,不一會兒,小背簍就裝得滿滿的。兒時簡單快樂的勞作,讓我身上沾滿了豬草的清香味道。那個年頭,農村餵豬不像現在這樣用飼料幾個月就能把豬催大,全靠吃豬草外加一些糠、糟之類的穀物來餵養,一般都要一年才餵養大一頭豬,待到年關殺豬過年,吃不完的肉拿來賣錢,父母拿到的錢總能給我們幾塊,那高興勁兒讓我興奮好幾天。現在這些豬草都沒人割了,農村養豬的少了,一般都是集中用飼料養豬,割豬草已成為歷史。

記得小時候,每到寒暑假或周末,我都要到河邊放牛,河邊草很青、天很藍。牛低着頭吃草,不時甩甩尾巴,驅趕蒼蠅,吃飽了往草地上一躺,耳朵不時扇幾下,顯得悠閒自在。夏天炎熱的時候,牛吃飽了喜歡躺在清澈的河水裡,享受陣陣清涼。我靜靜地躺在草地上,仰面對着陽光,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餓了就到河邊地里挖幾個紅薯吃,有時找些乾柴烤着吃,紅薯吃厭了就挖河邊草根吃,草根很嫩,放在嘴裡一嚼,絲絲甜味流進心田。草根的點滴記憶時常被勾起,它承載着兒時的幸福。現在雖然說各種零食小吃很多,如果有機會我還是很想回去回味一下河邊那清香而甘甜的草根,那無法忘卻的童年味道。

記得小時候,小河裡有各種各樣的魚,有的重達100多斤。每當河水退去,村裡的人們紛紛擁到河裡捕魚、抓魚,有的撒網、有的網兜。那時候我經常扎猛子潛入河床,尋找躲在河底土坎小洞裡的魚,手伸進去,有時抓到鯉魚、有時抓到鯽魚,烏魚勁最大,抓不住,總是跑掉,碰到鱖魚和黃丫頭,手都被刺腫,痛得哇哇直叫,但一看到活蹦亂跳的魚也就不痛了。抓到的魚都用草繩串起來,提回家,剖開去掉內臟、洗淨,晚上美美吃上一頓,吃不完的魚用鹽醃起來、曬乾吃。好想再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童年,再去河裡抓魚,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美好一切。


[1]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