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有炭爐(王永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有炭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家有炭爐》中國當代作家王永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有炭爐

讀白居易的詩「紅泥小火爐,綠蟻新醅酒」,我最初的趣點是:唐代的家用火爐是什麼樣的?那時的火爐是用來取暖的,做飯的,溫酒的,還是烹茶的?我不斷浮想,因為我們家六十年代我剛記事時就有爐子,一直伴隨我的幼年、童年、少年、成年。家有炭爐的日子,倍感溫馨。

我們家的爐子不知是用什麼泥做的。外層套的是鐵皮,圓柱形;爐壁是厚厚的泥,有大人的一拃還多;爐膛上口小底口大,上口直徑半尺多,底口直徑比上口寬大概三分之一,底口搪住炭塊、碳球的圓形篦子是用農具耙齒做的,爐膛一尺多深;篦子到爐底的外側開有半尺見方的出口,用爐子的時候通風供氧,還可以用鐵鈎疏鬆乏碳漏下炭灰,不用爐子的時候拿配套的鐵皮爐門擋住,讓爐子休眠。

我們家的爐子更特別的是有爐架,爐架的材質應是硬木,純榫卯結構。平板厚實,橫樑方直,八腿支撐,牢固而穩重。爐架大概一米五長,半米寬,六七十公分高。中間半米見方的空間放爐子,兩邊各是半米見方的平板。爐子穩居中間,我們全家人在冬天常圍着它取暖。我幼年時還會有特殊的待遇,被抱上一邊的平板上,坐着一個小小的板凳,老老實實地呆上好大一會,身上暖暖洋洋。我在爐架上坐着取暖有多少回記不清楚了,要說我生來最早的記憶,大概是冬日穩坐爐架吧?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來自爐子的溫暖,更是來自母親的溫情。我的家鄉和山東南部相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冬天相當寒冷,隆冬季節零下十五六度很常見。尤其是颳大風下大雪的日子,常見屋檐下的冰凌密密整齊地挨着,每根一尺多長都不足為奇。我早上怕冷就緊縮在被窩裡遲遲不起床。真要起床了,母親把棉襖裡層連同袖筒在爐子上方烤熱,暖烘烘的給我穿好上衣,再把棉褲褲筒烤熱,把褲腿頭上捲起攥緊,生怕熱量跑掉,這樣給我快速穿上讓熱量貼着皮膚,熱昂昂的舒適,多冷的天都覺得熱乎。

過去的歲月天氣冷得時間長久,大概從十月到第二年三月都需要生爐子,這樣就得用不少的煤炭。

我父親是大集體職工,在離我們家十多里的鄉鎮上班,每月可以憑票買到一些煤炭。這些炭都是我父親下班後用大國防牌自行車騎行帶回來的。現在我可以想得出,有多少個日子,為着家裡能生着爐子,我們在家享受着溫暖,我父親卻頂着凜冽的北風,或冒着紛紛的飄雪,或行於路中的泥濘,自行車后座的麻袋中裝着煤炭,多了上百斤份量的騎行,該是怎樣的不容易!

但是,我們看到的,父親總是慈祥、愉悅的,特別是父親在家中坐在爐邊喝酒的時候。父親愛喝酒,下班回家後,母親都在爐子上用鐵鍋燉白菜粉條豆腐,有時也用蘿蔔豆粉條燉豆腐。爐火正旺,菜香酒香,父親喝着酒和我們聊會天,吃好飯就把菜分給我們享用了。那時,覺得這些菜不是普通的家常菜,而是最好的美味佳肴。分享爐子上噴香的熱菜,一般是哥哥、我和妹妹,母親和姐姐只吃她們的煎餅就鹹菜或蘿蔔豆,總是這樣,也就以為常了。

母親和姐姐在爐邊享受很少,出力卻最多。爐子燒煤,很少能上用點炭塊,更多的時候用的是炭球。炭球是炭末加土加水和成炭泥,然後用小鏟子一塊一塊攤出來的。攤炭球是力氣活,也是工夫活,通常一兩百斤的炭末,幾十斤的細土,加好幾桶水,很耐心地活勻,用小鐵鏟一塊一塊攤在太陽地,幾個小時,一行一行,等着慢慢曬乾。那齊整整的炭球,是書寫在庭院裡的優美篇章,可以讀出勤勞無私純樸正直。

在爐邊,最熱鬧的時候當然是過年。春節的前幾天,酥丸子、炸炸魚、炒花生,都用爐子,大人在爐邊忙前忙後,我們小孩圍着爐子,等着吃完這樣吃那樣。年三十,爐子上煮一鍋豬肉,滿屋熱氣騰騰,香得我們小孩直咽口水。父親切肉的時候,專門把有肥有瘦的切成厚片堆在一起,,旁邊放些細鹽,讓我們盡情吃足。年齡還小的我,用手拿豬肉蘸鹽吃,吃得滿嘴滿腮都是油,真是吃上一回能解半年饞。晚上,正式吃過年夜飯後,全家人在爐邊一起聊天守歲要到很晚才睡覺。爐子全天都燃得旺旺的,夜裡淺淺的封上一層濕炭,初一早早起床,打開爐門熱水洗手洗臉,到院子裡放一掛長長的鞭炮。不一會,就有大人小孩來拜年,小孩一般拿到花生、果子就跑到下一家拜年,大人大多要坐在爐邊,和父親、母親聊會天,喜歡喝酒的,還跟父親喝上三盅五盅。爐子的兩邊,爐架平面就是兩張小桌子,擺滿了炒菜、酥菜,真是增添了不少的氛圍。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家有炭爐的日子已成了過往。今夜夢到了給爐子添炭,格外真切,心有所感。想着等未來真的閒下來,年老身體還健康的時候,不住高樓大廈,不慕高堂華屋,自家一處院落,幾間平房,最好有一片閒田,養雞生蛋,種菜摘瓜,生旺炭爐,熱鍋炒菜,慢火燉湯,仔仔細細地品味生活,不亦快哉![1]

作者簡介

王永業,1963年生,江蘇人,本科學歷,退休教師。有多篇作品發表於國家和省級刊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