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的味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的味道

來自一點資訊的圖片

wǒ men zài lán sè hǎi shàng piāo

中文名稱 :家的味道

所屬專輯 :我們在藍色海上飄

歌曲原唱 :龐龍

填詞 :蔡龍波

譜曲 :蔡龍波

音樂風格 :流行

歌曲語言 : 普通話

《家的味道》是龐龍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由蔡龍波填詞並作曲。

專輯曲目

樂曲內容

  • 孤身一人在這陌生城市漂
  • 難免磕磕絆絆爬起跌倒
  • 心底時常湧起
  • 家那溫馨的味道
  • 日日夜夜 魂牽夢繞
  • 這些年來生活催促着腳步
  • 眼淚和着汗水流了不少
  • 每當我在想起
  • 家那溫馨的味道
  • 胸中力量 熊熊燃燒
  • 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煙
  • 煙氣瀰漫纏繞熏黃了指尖
  • 你那不夠寬廣的雙肩
  • 也能撐起我的一片天
  • 家的味道是媽媽編織的毛衣
  • 針針線線連着兒女的暖
  • 一雙巧手縫縫補補
  • 織出我一條人生路
  • 孤身一人在這陌生城市漂
  • 難免磕磕絆絆爬起跌倒
  • 心底時常湧起
  • 家那溫馨的味道
  • 日日夜夜 魂牽夢繞
  • 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煙
  • 煙氣瀰漫纏繞熏黃了指尖
  • 你那不夠寬廣的雙肩
  • 也能撐起我的一片天
  • 家的味道是媽媽親手做的菜餚
  • 香氣飄散我那兒時的路
  • 粗茶淡飯伴我長大
  • 讓我更能懂得生活的艱辛
  • 家的味道是爸爸愛喝的小燒
  • 一口一口喝下心底的愁
  • 歲月的年暈暈白了你的發
  • 蹣跚了曾經堅實的步伐
  • 家的味道是媽媽編織的毛衣
  • 針針線線連着兒女的暖
  • 一雙巧手縫縫補補
  • 織出我一條人生路
  • 孤身一人在這陌生城市漂
  • 難免磕磕絆絆爬起跌倒
  • 心底時常湧起
  • 家那溫馨的味道
  • 日日夜夜 魂牽夢繞 [1]

專輯介紹

2004年一首《兩隻蝴蝶》為龐龍貼上"神曲教父"的標籤,從此他的音樂便被簡單粗暴的歸類於"膚淺媚俗"之流,很多聽友甚至沒聽過他的其他作品,卻也在各類評論里極盡嘲諷之能事。如此十年歌路,風塵僕僕,龐龍並沒有被外界左右,也從未放棄理想,經過時間的磨礪,反而讓他的音樂沉澱出更加細膩平和的質感。這張HIFI唱片《我們在藍色海上飄》,正是"真實版"龐龍的清晰呈現,它讓我們看到一位歌者的真誠態度:無視標籤,不懈執着。所以,不妨聽聽再說?

"我們在藍色海上飄,蕩漾在它懷抱,偶爾有美麗的海鳥,為我們唱着歌謠……"閉上眼睛,用心傾聽,仿佛面對着波光粼粼的大海,仿佛感受到溫柔細膩的海風,這就是龐龍2015年首張HIFI唱片《我們在藍色海上飄》。龐龍出品的同名微電影《我們在藍色海上飄》,一部入選優酷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影片也已同步上線。這一次創新的嘗試,承載了龐龍對於影像與音樂聯姻的探索--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用平靜、溫暖的影音敘事,讓大家感受生活本真的感動。而從影片到音樂,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一個嶄新的龐龍,是一個想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現給大家的龐龍。

主打歌《我們在藍色海上飄》除古典吉他伴奏以外,在歌曲的間奏和尾奏配以蘇格蘭風笛、愛爾蘭哨笛和中國南蕭,將中國古典樂器與西洋樂器結合,讓流行與古典、感性與優雅和諧融合,向聽眾們輕聲耳語出內斂的溫暖。在英國進行後期製作後,整張唱片的音質更是達到了最高的HIFI水準。是的,你沒看錯,這正是來自於"神曲教父"的音樂作品。

十年來,在外界充滿質疑的聲音中,龐龍始終努力於追求音樂的本真。

如果說十年前的龐龍讓全中國知道了他的名字,那麼十年後的他正用自己的態度,通過音樂,傳達出對生活最純粹的感悟。

歌手龐龍簡介

龐龍,1971年5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阜新市。中國內地歌手,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教師、瀋陽音樂學院終身教授,第十屆、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中華慈善總會第三屆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龐龍是一個陽光帥氣,英俊瀟灑的健康硬派東北大漢,他的每一個微笑都撼動的毅絲們的心靈,他的生活經歷和人生見實,讓他的歌聲有一般人少有的氣息,脫離港台歌星獨有的特點,創造了自已獨有的特點,一首《兩隻蝴蝶》唱紅了華夏大地每一個角落,只要你留意大街小巷和網絡上到處都有他動聽的歌聲.1988年進入了歌壇。1996年考入了瀋陽音樂學院通俗系演唱專業。2000年10月發行了首張國語專輯《人生三部曲》。2004年11月發行第二張國語專輯《兩隻蝴蝶》。2005年9月發行第三張國語專輯《你是... >>>

龐龍生於東北,長於東北,自小腳踏白山黑水,慣看大豆高粱。20歲的時候終於決定用他那把天賦的好嗓子作為終身職業。然後他離開故鄉,踏上漫漫音樂之路。多年來,龐龍曾在歌廳里駐唱,在大小城市忙於演出,雖然習慣了掌聲但不墜青雲之志,因此磨鍊功力,積累能量。2000年,蟄伏多年的龐龍終於在北京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專輯,雖然這張專輯並沒有得到主流的關注,但是主打歌《老了》仍在小範圍產生影響,龐龍這個名字也第一次被流行音樂界所知。2004年,龐龍憑藉優秀唱功受邀演唱劉曉慶製作的電視劇的主題歌及插曲三首,主題歌《杯水情歌》和插曲《兩隻蝴蝶》如今已經在大街小巷和網絡上開始傳唱,被資深音樂人和發行方認為必火無疑。

龐龍 - 成長經歷

龐龍出生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一個礦工家庭。全家只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艱難生活。龐龍還有3個姐姐,他是父母唯一的兒子。他上初中的時候,港台歌曲開始在內地流行,每到晚上,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懷抱吉他,自彈自唱的時髦青年,周圍則圍着一圈「發燒友」,龐龍也成了其中的一員。漸漸地,他迷上了音樂,並產生了一個當時在很多人看來很不切實際的夢想:我要靠唱歌改變自己的命運!那時候,龐龍最大的心愿就是擁有一把吉他。在他的軟磨硬纏下,父親終於給他買了一把吉他,這成了他平生最珍貴的禮物。

1985年,龐龍初中畢業前夕,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龐龍放棄了他的大學夢,報考了一所職高。但他對音樂的痴迷絲毫沒有減退,一有時間便抱着吉他唱歌。由於龐龍的「歌癮」太大,父親怕因此而影響他的學業,便對他說:「你職高畢業後還得找工作,你不能老這樣天天唱歌,得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啊!」可龐龍還是我行我素。父親一氣之下奪過他的吉他,從6樓扔了下去。龐龍衝到陽台上,看着地上碎成一片的吉他,他傷心得眼淚奪眶而出。

後來,龐龍才知道父親當時已經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父親這樣要求他,是怕在自己病逝後,兒子找不到生活出路啊!3個月後,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深懷愧疚的龐龍一次又一次地哭倒在父親的靈前,他對着父親的遺像默默地許諾:「爸爸,我一定要唱歌成功,讓您的亡靈得到安慰!」

父親去世不久,龐龍的大姐和二姐先後出嫁,家裡只剩下龐龍、三姐和母親相依為命。那時三姐剛剛參加工作,一個月才30多元錢的工資。為了生存,同時也為了練習唱歌,龐龍決定白天上課,晚上去歌舞廳賣唱。但賣唱者不能唱自己想唱的歌,全靠聽眾點歌;聽眾如果不開心,還隨時會把賣唱者轟下台。龐龍在舞廳里唱了3個月,一分錢也沒拿到。後來,見龐龍為人謙和,模仿張學友、姜育恆等大牌明星的歌幾乎能以假亂真,點他唱歌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歌舞廳老闆這才每天給他5元錢,管他一頓飯吃。這樣,龐龍每月就有了100多元的收入。此後,龐龍又去檔次更高的夜總會唱歌,一晚能收入30元,一個月便有了近1000元收入,幫助家裡改善了一些經濟狀況。

1988年,龐龍職高畢業後,被學校推薦到一個建築工地做技術工人,負責在工地上跑來跑去地搞測量和放線。這份工作看起來簡單,卻關係到整個工程的進度。因此,一到工地,龐龍的神經就繃得緊緊的,生怕出差錯。那時正是盛夏,龐龍每天都要站在太陽底下,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邊看圖紙邊測量和放線。連續工作時間長了,他便頭暈腦脹,眼睛酸澀。更讓他煩惱的是,由於汗水不斷地順着額頭往下流,當他伸手去抹臉上的汗珠時,常常會把墨線上的墨汁弄到臉上,為此他不知被工友笑話了多少回。由於整天都在工地上跑來跑去,一到下班,他就累得精疲力竭,再也沒有精力去歌舞廳賣唱了。但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仍然要彈着吉他唱幾首歌,為自己「充電」。

一年之後,龐龍被調到父親原來所在的煤礦當電工。他最初以為乾電工活要輕鬆一些,誰知比當建築工更加辛苦。煤礦用的是380伏的高壓電,操作起來非常危險,工人們要穿特製的服裝爬上爬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意外。那年夏天,由於氣溫太高,電纜開始爆裂,即將威脅到所有職工的生命安全,所有電工被緊急召來加入搶險工作,作為新員工的龐龍則被安排為大師傅們傳遞各種工具。搶險工作持續了兩個小時,龐龍就奔跑了兩個小時,累得他上氣不接下氣。

相關視頻

龐龍《家的味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