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鼠齧齒目鼠科,大家鼠屬和小家鼠屬中的一些種類的通稱。因這些種類主要棲居在城鎮、鄉村,與人關係密切,故名家鼠。頭較小,吻短,耳圓形,明顯地露出毛被外。上門齒後緣有一極顯著的月形缺刻,為其主要特徵。

家鼠

中文名稱:家鼠

外文名稱:mouse

拉丁學名:Mus musculus

別名:小耗子、小老鼠、鼷鼠

分布區域:世界各地

科目:鼠科

外形特徵

大家鼠屬種類的體型平均較大,體長8~30厘米;尾通常略長於體長,其上覆以稀疏毛,鱗環可見;體毛柔軟,個別種類毛較硬;毛色變化大,背部為黑灰色、灰色、暗褐色、灰黃色或紅褐色;腹部一般為灰色、灰白色或硫磺色;後足相對較長,善游泳的種類趾間有皺形蹼。小家鼠屬種類的體型較小,一般為6~9.5厘米;上門齒內側有缺刻。 大家鼠屬約有 100種,大多分布在亞洲東部和非洲的亞熱帶、熱帶,中國有16種。小家鼠屬全世界約有36種,中國有2~3種。

生活習性

1.棲息場所:家鼠分布極廣,棲息地多樣,室內外都能棲息,是人類伴生種之一,凡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它的蹤跡,喜歡在較為乾燥的環境下生活。從倉庫、廚房到辦公室、宿舍,由草房至高樓大廈,都有小家鼠棲居。在室外棲息於各種作物的農田、菜地、荒地、灌叢和草叢中。

家鼠是當地住宅區害鼠優勢種,占總鼠數的44.63%,年平均鼠密度為1.37%~7.15%。在華中地區小家鼠分別占房舍區和農田捕鼠總數的38.67%和1.53%,捕獲率為5.21%和0.12%,房舍是小家鼠最適棲息地。2.洞穴結構:家鼠洞穴結構比較簡單,一般在雜物堆、衣櫃、抽屜、牆角、田埂、糧草垛、食品庫等作窩。室內窩巢常以破布、爛棉、紙屑等柔軟物質鋪墊而成;室外窩巢常用多種作物的莖葉和細軟的草本植物築成。洞口1~2個,洞直徑3~5cm,洞長60~100cm,巢穴有球狀和碗狀兩種,巢的體積約13cm2左右。家鼠的個體常營獨居生活,僅在交尾或哺乳期可見一洞數鼠現象。3.食性食量:家鼠食性雜,以盜食糧食作物為主,最喜吃小顆粒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子。初春啃食種子、幼苗、樹皮、果蔬等,夏季在野外也食草籽和昆蟲等,食譜廣泛。小家鼠取食主要在夜間,一般19~22時為取食高峰。

活動規律

1、行走:老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主要是避開人類的干擾,多在夜間活動,活動時靠牆根或固定物邊行走,形成鼠路。 褐家鼠多在100-150米範圍內活動;小家鼠活動範圍較小,多在棲息地30-50米內覓食、活動。

2、攀登和跳躍:三種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黃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種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時,潛水30秒鐘。

4、棲息:褐家鼠有趨濕性,主棲地下層,善打洞棲居;黃胸鼠和小家鼠喜乾燥,黃胸鼠主棲高層,小家鼠多靠近食源處棲居,棲居條件簡單,常在抽屜、報紙堆、舊鞋、絮窩棲居。

5、打洞:鼠善於打洞,褐家鼠在鬆軟的土壤可打洞長達3米,深度可達0.5米。

6、咬噬:家鼠有一對非常堅硬銳利的門牙,因此家棲鼠喜歡咬建築材料、衣服、書籍,以達磨牙的目的。7、遷移:棲息場所是鼠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原棲息地受到干擾破壞,或食源缺乏,鼠類發生疫病等原因,老鼠便會遷移。故滅鼠前不應改變鼠類棲息、活動環境,以免影響。滅鼠效果。

8、探索行為:老鼠的好奇心很重,經常不斷探索周圍環境的物體、食源、地形、躲藏場所,不斷適應生存繁衍的環境。

9、攝食行為:老鼠在觀察環境時,同時也嘗試環境中的食物,開始先取食少量,隨後逐漸增加,提防因攝食不當引起中毒死亡。這種行為,也就造成了使用急性滅鼠毒餌後鼠拒食的原因。

分類

小家鼠

小家鼠(Musmusculus)別名小耗子、小老鼠、鼷鼠。屬於齧齒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屬(Mus)。小家鼠體形小,體長60~100mm,尾長短於體長或等體長,體重9~20g。頭較小,吻短,耳園形,約11~14mm,明顯地露出毛被外。四肢細弱,後足較短,僅略大於耳長,不足19mm。郭聰等(1994)報道,華中地區房舍區小家鼠體重5~26g,不包括孕鼠平均體重15.17±3.5g,新疆地區小家鼠雌雄體重分別為17.4g和15.2g;體長與尾長基本相等,但青海、新疆地區小家鼠的尾長分別為體長的75%和57%~78%(王祖望,1978;馬勇,1987)。雌鼠乳頭5對。毛色隨季節、環境變異較大。體背毛呈棕灰,灰褐或暗褐色,毛基部黑色,腹面白色、灰白色或白黃色;尾兩色,背面較深,為暗褐色,腹面稍淺,呈沙黃色,四足背面呈暗褐色或污白色。頭骨略細長,吻部短,腦顱低平,額骨微向上拱。門齒孔較長,其後緣超過第一上臼齒前緣的聯接線。無眶上脊和顳脊。聽咆小,且較扁平。上頜門齒的後緣有一極明顯的缺刻,為其分類鑑定的主要特徵。上頜門齒咀嚼面具三縱列丘狀齒突,第一臼齒甚大,其齒冠長約等於第二與第三上臼齒齒冠之和。

大家鼠

大家鼠也稱大鼠或家鼠,是中型嚙齒類,鼠科的一屬。在人類生活環境中最常見的是黑鼠(R. rattus)與褐鼠(R. norvegicus)。大家鼠體形肥大,體長150~250mm,尾較短,耳朵短較厚,頭小吻短。繁殖力強,年繁殖2~3窩,每胎1~15仔。棲息於人類建築物內,常盜食食品及雜物。體形肥大,體長150~250mm,尾較短,耳朵短較厚,頭小吻短。後足粗大,長35~45mm,後足趾間具一些雛形的蹼。乳頭6對。體背毛棕褐色至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毛蒼灰色,毛基灰褐色,毛尖白色。尾上面黑褐色,尖端白色,此外還在一些地區發現全黑色或全白色的個體。頭骨粗大,頂間骨寬度與左右頂骨寬度總和幾乎相等。上臼齒具三縱列齒突,上頜第三日齒的橫崎已癒合,呈「C」字形。 [1]


主要危害

盜取食物,咬壞衣物,主要傳播鼠疫、鼠型斑疹傷寒、恙蟲病、鈎端螺旋體病、蜱傳回歸熱、沙門氏菌感染、弓形蟲病等多種疾病,對人類危害極大。北方家鼠一般會在倉庫中建窩,盜取糧食。將裝糧食的袋子咬漏,把食物藏在它的窩中。並且破壞力極強!


參考來源

  1. 大家鼠,中國農業網,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