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先夫愚 八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寄先夫愚 八首》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詩作。
作品欣賞
一
雲天極望斷飛鴻〔1〕,
一樣情懷兩地同。
羨見〔2〕鳴禽春囀樹,
怕聞唳鶴夜悲風〔3〕。
堊泥疇昔勞斤運〔4〕,
璞玉〔5〕何時待石攻?
領略風塵〔6〕饒有味,
敢將心事寄詩筒〔7〕。
說明
此題八首作於1912年底。先夫愚,名士信,字玉澤,樂山市城區人。作者樂山高等小學堂、中學堂時同學。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少數軍閥竊取,學校教育又不能滿足作者渴求新知識的強烈欲望,時政、社會的種種弊端和腐敗氣息令有志青年窒息、憤懣、不平。寄同學先夫愚的組詩八首,既有對往事的回憶,對友人的思念;又有對時政的抨擊,對人民苦難的深切關注。抒發了憂國憂民,立志奮飛,干一番事業,報效國家的感情。
注釋
〔1〕飛鴻,鴻雁傳書,指書信。《漢書•蘇武傳》載:蘇武居北海牧羊,曾以書信繫於雁足,傳遞消息,得以歸漢故事。後世以鴻雁、雁足、雁帛喻書信。
〔2〕羨見,喜見,羨慕。
〔3〕唳鶴,鶴鳴聲,原稿作淚鶴,校改。唳鶴夜悲風,化用「風聲鶴唳」。此句謂對軍閥戰亂的厭惡。
〔4〕堊泥、斤運,謂以詩文就正於人。參見《舟中聞雁哭吳君耦逖八首》之五注〔5〕。疇昔,往昔。疇,語助詞。《左傳•宣公二年》宣公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羊,我為政。」
〔5〕璞玉,玉在石中曰璞,未雕琢的玉。見《韓非子•和氏》載:和氏璧故事。
〔6〕風塵,此指混濁擾攘的世俗。《世說新語》:「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高適《封丘作》:「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7〕詩筒,盛詩的竹筒。《唐語林》載:白居易為杭州刺史,與錢徽、李穰酬唱,多以竹筒盛詩,往來於杭州、吳興、吳郡三地間。後稱盛詩的竹筒為「詩筒」。
二
柳風梅雨〔1〕遍天涯,
惆悵〔2〕流年客思奢。
空有郫筒聊貰酒〔3〕,
愧無彩筆可生花〔4〕。
蜉蝣鼓翼難搖樹〔5〕,
蠻觸稱兵尚斗蝸〔6〕。
混入污泥沙不染〔7〕,
蓬心終覺賴依麻〔8〕。
說明
寫對時光流逝的惆悵,對無所作為的慨嘆。但是,微不足道的蚍蜉、蠻觸,尚且要為生存爭鬥,莫道我輩難以搖動舊社會的陳規痼疾。有先夫愚這樣的好友,我是不會被污濁的社會污染的。表達了出污泥不染的節操,對國家有所作為的願望。
注釋
〔1〕柳風,春風;梅雨,梅子成熟季節的連陰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小春。」賀鑄《橫塘路》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惆悵,失望,失意的哀傷情緒。《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3〕郫筒,酒名。《華陽風俗錄》:「郫縣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傾春釀於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林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酒憶郫筒不用酤。」貰,賒欠。
〔4〕彩筆,五彩筆,指江淹詩文具佳,郭璞叫他還彩筆。見《南史•江淹傳》。生花,指李白夢筆生花。見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此句意謂慚愧沒有妙筆生花的詩才。
〔5〕蜉蝣,一名渠略,朝生暮死。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6〕蠻觸斗蝸,《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蠻氏,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觸氏,爭地而戰,伏屍數萬。」稱兵,原稿作偁兵,規範校改,意為舉兵。「蚍蜉搖樹」、「蠻觸斗蝸」,此兩句詩意謂:蚍蜉、蠻觸如此弱小,尚存在爭鬥,不甘苟且,我輩更不能無所作為。
〔7〕混入污泥沙不染,意謂有朋友幫助,雖然社會環境惡濁,但不會像白沙在泥里被染黑。《大戴禮記》卷五:「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8〕蓬心,形容自己見識短淺。猶心被蓬草閉塞,即「茅塞」。見《莊子•逍遙遊》。全句謂自身依靠大家幫助扶持才得以長進。
三
杯酒難將磈磊〔1〕澆,
鸞漂鳳泊〔2〕大蕭條〔3〕。
屈原已作懷沙賦〔4〕,
沈炯傳來獨酌謠〔5〕。
呦呦野鹿思芹草〔6〕,
處處哀鴻怨黍苗〔7〕。
久欲息燕眉嶺去〔8〕,
新詩好續浙江潮〔9〕。
說明
杯酒難消胸中塊壘,社會腐敗,哀鴻遍野。屈原賦《懷沙》沉江,沈炯歌《獨酌謠》情辭沉痛。早想到峨眉山去安居,與你一起唱和,寫出像駱賓王「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一樣的好詩。
注釋
〔1〕磈磊,許多石塊高低不平,喻胸中鬱結不平之氣。原稿作「隗磊」,校改。《神山避暑晚行田間》:「不用澆磈磊,我懷無不平。」現多寫作塊壘,一作壘塊。《世說新語•任誕》:「阮籍心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2〕鸞漂鳳泊,夫妻離散,婚姻不幸。鸞鳳,喻夫妻。鸞,似鳳,五彩而多青色。鳳凰,傳說中的神鳥,瑞鳥。雄曰鳳,雌曰凰。見《爾雅•釋鳥》。
〔3〕蕭條,寂寞、凋零。《楚辭•遠遊》:「山蕭條而無獸兮。」
〔4〕屈原被放逐,政治理想不得實現,作《懷沙》,懷石投江而死。參見《舟中聞雁哭吳君耦逖八首》之一注〔6〕。
〔5〕沈炯(502—560),南朝梁陳間文學家。吳興武康(今浙江武康縣)人。《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前集七卷、後集十三卷,已散佚。今存《獨酌謠》等詩十八首,存文十八篇。抒寫戰亂之慨,滄桑之感,情辭沉痛。
〔6〕呦呦,鹿鳴聲。思芹草,芹與芩通,喻思念嘉賓。《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芹。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此句謂思念好友。
〔7〕哀鴻,鴻雁哀鳴,喻人民流離失所。見《詩•小雅•鴻雁》。怨黍苗,《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朱熹詩集傳註:「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徬徨不忍去。」此句謂人民怨恨戰爭帶來的災禍。
〔8〕息燕,燕息。猶燕居,安居。眉嶺,峨眉山。
〔9〕浙江潮,原指杭州錢塘江潮。此借用駱賓王詩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見唐詩《紀事》。喻寫出像駱賓王一樣的詩句。連同上「息燕」句一起意謂:我早想隱居峨眉,以詩唱和,續唐人古韻。流露了佛道隱逸厭世的情緒,反映了對辛亥革命後社會現實的悲觀失望。
四
無端忽聽杜鵑啼,
雨滴蕉窗風色淒。
渤澥〔1〕汪洋輸恨淺,
崑崙聳峙〔2〕與愁齊。
呼天不語頻搔首〔3〕,
經國〔4〕無人怕噬臍〔5〕。
獲教英才良樂事,
他年蒸蔚〔6〕救黔黎〔7〕。
說明
寫憂國憂民的悽苦心情,對經國無人的愁怨與憤恨。頌揚友人從事教育為國培育英才,是救百姓保興盛的崇高事業。
注釋
〔1〕渤澥,渤海。
〔2〕崑崙,即崑崙山。橫貫新疆、西藏間。聳峙,高峻貌。《水經》:「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其高萬一千里。」
〔3〕搔首,撓頭。此指心煩、為難。
〔4〕經國,治理國家。《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5〕噬臍,若自齧腹臍,不可及。揚雄《太玄賦》:「若齧臍之不及。」借喻悔之莫及。林則徐《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頭,以後雖欲改圖,噬臍莫及。」
〔6〕蒸蔚,雲蒸霞蔚。謂風景絢爛,此指人才濟濟。
〔7〕黔黎,黔首黎民,黎民百姓。
五
屈指〔1〕歸期怕有期,
年來已是慣流離。
豈忘故友歡新遇,
實少長才答舊知。
對榻當年談劍〔2〕夕,
出囊今日脫錐〔3〕時。
蒙泉剝果增多福,
笑倒迂儒章句師〔4〕。
說明
感慨在成都流離近一年,根本沒有學習到什麼東西。憶當年對榻談古論今,共抒壯志,今朝正是干一番事業脫穎而出之時,笑倒學堂里那些尋章摘句,並無真才實學的迂腐之師。
注釋
〔1〕屈指,扳着手指計算。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未有」改為「怕有」,怕有這天的到來。
〔2〕對榻,對臥、對坐。談劍,說劍。《莊子•雜篇•說劍》載: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日夜相擊。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莊子遂為說劍,分劍為天子、諸侯、庶人之劍,均有所能與不能。喻治國需安坐定氣,無為而治。
〔3〕脫錐,脫穎而出。穎,錐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未見而已。』」
〔4〕章句師,貶指專以分析章節句讀,而不能遍讀群書以舉大義的學者。《漢書•夏侯勝傳》:「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六
禮樂詩書選將才,
英雄能事貴兼該〔1〕。
談經此日揮陳腐〔2〕,
習射遺風有劫灰〔3〕。
我願欣能杯化羽〔4〕,
人言厭聽釜鳴雷〔5〕。
任他震地波濤險,
自有漁人坐釣台。
說明
抨擊腐敗的軍界、政界,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精神,堅信有文武兼備的英才選拔出來,替代那些竊居高位的庸人。
注釋
〔1〕兼該,兼善。該,通賅,齊備。《孔子家語•正論解》:「夫孔子者,聖無不該。」
〔2〕揮,除掉。揮陳腐:剔除掉陳腐糟粕。
〔3〕習射遺風,此處指戰爭。劫灰,劫後余灰,戰後廢墟。
〔4〕杯化羽,銀杯化羽,喻偷竊。化羽,指飛升。見《舊唐書•柳公權傳》。此指成都兵變後軍隊四處搶劫。
〔5〕釜,砂鍋,此喻庸下之人。釜鳴,瓦釜雷鳴。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七
久欲奮飛〔1〕萬里游,
茫茫大願總難售〔2〕。
藏身有意成三窟〔3〕,
勵節無心事五樓〔4〕。
未得嚶呦嫻鷸舌〔5〕,
那能徼倖點人頭〔6〕。
轟詩凱奏君休誚〔7〕,
名在孫山〔8〕深處求。
說明
表達了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高舉奮飛的宏圖大願。不願巧言令色,諂媚權貴,不會被當權者選中。粗獷的詩,看了不要發笑。
注釋
〔1〕奮飛,鳥振翼而飛。《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2〕售,實現。
〔3〕三窟,狡兔有三窟。《戰國策•齊策》: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4〕五樓,即公孫五樓。《晉•載記》載:慕容超時,公孫五樓為侍中、尚書,領左衛將軍,總朝政,宗親皆夾鋪,左右王公內外無不憚之。時人語曰:「欲得侯,事五樓。」此句謂砥礪志節,無心諂事五樓權貴。
〔5〕嫻,嫻熟。鷸,水鳥。此句謂巧言令色。
〔6〕徼倖,同「僥倖」,希圖得到意外成功。點人頭,典出《侯鯖錄》:歐陽修主持貢舉考試時,常覺後有一朱衣人,凡朱衣人點頭的,文章就入選。始疑為官吏,但回頭則不見其人。此句意謂不指望高中。
〔7〕轟,形容聲音嘈雜。轟詩,許多人一起唱詩。凱奏,即奏凱,凱歌。誚,譏笑。
〔8〕名在孫山,即名落孫山,喻考試不中。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入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近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此句謂自己不願被當權者選拔上去。
八
淒風颯颯〔1〕屢浸簾,
摩遍新牙萬軸簽〔2〕。
聊借巴謳〔3〕攄〔4〕鬱抑,
敢矜詩律〔5〕斗鏗嚴〔6〕。
別來狂態殊無減,
但覺愁思次第〔7〕添。
我有唾壺〔8〕揮劍〔9〕好,
鸞箋〔10〕和(寫)斷〔11〕筆頭尖。
說明
表達寄這八首詩的意願:滿懷信心地刻苦攻讀,着意吟詩,鄙斥敗政,努力實現抱負。
注釋
〔1〕淒風,冷風。颯颯,風聲。屈原《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
〔2〕摩遍,翻遍。牙、簽,供檢查藏書用的標籤。《舊唐書•經籍志》以甲乙丙丁四部書,各為一庫:經庫用紅牙籤,史庫用綠牙籤,子庫用碧牙籤,集庫用白牙籤,以示區別。軸,捲軸。即今之冊。萬軸簽,萬卷書。此句意謂博覽群書。
〔3〕巴謳,亦作巴歈,巴唱,蜀地民謠。喻指下里巴人的粗俗唱曲,常與陽春白雪相對應。劉禹錫《竹枝詞•序》:「後聆之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4〕攄,抒發,舒展。《後漢書•班彪傳上》:「攄懷舊之蓄念。」
〔5〕詩律,詩歌格律。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晚節漸於詩律細。」
〔6〕鏗嚴,指詩律和諧嚴謹。
〔7〕次第,猶接着、轉眼。白居易《觀幻》:「次第花生眼,須臾燭遇風。」
〔8〕唾壺,王處仲酒後,每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拍,誦讀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詩以勵志。見《晉書•王敦傳》、《世說新語•豪爽門》。參見《感李大和鄙作感時八章賦詩以贈之》注〔6〕。
〔9〕揮劍,形容英武豪爽。李白《古風》之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10〕鸞箋,蜀地產的精美紙張,用於寫詩作文。《墨池篇》:「蜀人造十色箋,凡一幅為一拓,逐幅於文板之上右牙之,則隱起花木麟鸞,千萬其態。」後世謂彩箋曰鸞箋。
〔11〕和,唱和。原稿一作「寫」。[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