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鄧州杜侍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師道於詞頗自推許,自稱"余它文未能及人,獨於詞自謂不減秦七黃九。"(《書舊詞後》)。但他現存的作品,很少精彩之作,不能和他自己的估價相稱。他的散文較有成就,紀昀評為"簡嚴密栗,實不在李翱、孫樵下。"(《四庫全書總目》)[1]。
“ |
南陽老幼如雲屯,連日城東候使君。 後者排前旁捷出,爭先見面作殷懃。 六年重來已白髮,一日再見回青春。 道傍過者怪相問,共言杜母真吾親。 使君雖老心尚壯,文採風流諸謝上。 名家從昔杜陵人,盛德於今丈人行。 我昔臥病老彭城,畫船鳴鼓千里行。 致書饋奠初未識,丁寧勞苦如平生。 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還得否。 忘年屈勢不虛辱,公自為德吾何取。 菊潭之水甘且潔,潭上秋花照山白。 請公酌此壽百年,奕奕長為此邦伯。 孰先一州後四方,重金疊蓋登廟堂。 請從今日至雲來,月三十斛輸洛陽。 |
” |
— [北宋]陳師道 |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 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2]"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
陳師道日常生活拮据困窘,甚至窮到無力養家的地步,不得不讓妻子帶着三個孩子投奔岳父。《送內》、《寄外舅郭大夫》、《東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別三子》、《示三子》等詩篇描寫了與親人"貧賤離"的痛苦。
主要作品
陳師道《後山集》,原為其門人魏衍編。集中詩 6卷,文14卷。《詩話》、《談叢》別自為書。宋代任淵有《後山詩注》,析原詩6卷為12卷。清代冒廣生作《補箋》12卷外,又增入《逸詩箋》上下兩卷。又有明馬暾所傳、清趙鴻烈刊本《後山集》24卷,計詩8卷,文9卷,《談叢》4卷,《詩話》、《理究》、《長短句》各1卷,有《四部備要》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