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相思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密花相思樹是豆科、金合歡屬的中等灌木或小喬木。[1]
植物文化
密花相思樹是澳大利亞的國花。
形態特徵
中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3-10米,株型寬2-6米,樹幹和枝條上部的樹皮被霜粉,小枝可下垂;葉狀柄長6-20厘米,寬1-5厘米,形態多樣,但通常是中心上部最寬,兩邊窄,有光澤,葉脈突出,接近葉狀柄基部有側脈和腺體。
頭狀花序,球狀,長在8-15厘米的彎曲莖幹的總狀花序上,香味極濃,黃色到金黃色,總花梗上有總苞片;花萼通常鍾狀,具裂齒;花瓣分離或於基部合生;雄蕊多數,通常在50枚以上,花絲分離或僅基部稍連合;子房無柄或具柄,胚珠多顆,花柱絲狀,柱頭小,頭狀。;莢果長8-13厘米,寬1-2厘米,扁平而直,革質。花期7-10月。[3]
生長環境
密花相思樹生長在半乾旱、氣候溫暖區域,適生於大多數排水相當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的環境,也可生長在半光照的區域,能耐適度的暴曬。成熟植株耐適度的霜凍和乾旱。密花相思樹原產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1200毫米,土壤較貧瘠,總體低於正常營養水平,通常缺少氮、磷和一些微量元素。
分布範圍
密花相思樹分布於澳大利亞新蘭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在2004年,澳大利亞悉尼皇家植物園將朱萼梅的種子贈予中國貴州植物園,並於2005年7月成功引種密花相思樹到中國貴州植物園。
繁殖方法
密花相思樹的繁殖能採用播種法或扦插法。但一般使用播種法。
播種基質選擇:根據密花相思樹的種子原生境的特徵,鄒天才等中國學者採用了石英沙和珍珠岩這兩種基質進行對比試驗,根據所有植株綜合性狀的比較,表明石英沙的效果明顯優於珍珠岩。
育苗技術:在密花相思樹的種子萌發前要保持基質處於濕潤狀態,種子萌發後的初期階段每隔1天澆1次水,當密花相思樹的植株的根系發育到3-4厘米時,一般可隔2天澆1次水,在冬季潮濕天氣時可每周澆1次。育苗期間保持土壤濕度為90%。
移栽基質選擇:當密花相思樹的幼苗長勢穩定時,移栽至新的已消毒的基質中,新的基質要保證排水情況良好,試驗採用的是混合基質(石英沙:珍珠岩:腐葉土=1:2:2),在該基質中密花相思樹的生長狀況良好。
栽培技術
經鄒天才等中國學者的對比試驗發現,密花相思樹出苗率較高,但後期的死亡現象明顯,這與土壤持水性、土壤通透性和澆水的多少有直接關係,中國引種地區的濕度明顯大於密花相思樹的原生境地區,致使已萌發的密花相思樹幼苗因土壤濕度過大而死亡,這就導致在引種上有相當大的困難,因此,掌握好播種土壤的乾濕度和通透性是密花相思樹引種中種子萌發與幼苗生長的關鍵技術。所以後期應該少澆水,一般保持土壤濕度在50%為宜。
主要價值
密花相思樹有很好的利用價值,早期的定居者將其樹皮用於腹瀉和血纖維蛋白原異常的治療,葉狀柄還可做染色材料。密花相思樹還是理想的園林植物,觀賞價值很高。在澳大利亞,密花相思樹甚至被大量出口到澳大利亞國外,創造了很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