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富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富溪鎮是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所轄鄉鎮,境內屬中山山地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的疊石峰海拔1124米,最低的橫龍坑村海拔430米。歸泗橋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

鄉鎮概況

富溪鎮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西南部,東經119°49′30″、北緯27°11′22″。東鄰東源鄉,南接宅中鄉,西連黃柏鄉,北界楮坪鄉。轄11個行政村。鄉政府設在富溪村,海拔450米,距離縣城12.4千米。[2]

歷史沿革

富溪曾名庫溪、古溪、武陵。宋時屬長溪縣庫溪巡檢司。元、明、清屬柘洋上里。民國前期屬上西柘洋區。民國23年(1934),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時期,富溪是霞鼎泰縣第四區蘇維埃政府駐地,設立富溪、前宅、東山3個鄉蘇維埃政府;東溪、霞利洋、前洋、杜坑、嶺後、爐兜、陳溪坪、半嶺(今北嶺)、葉山、陳上洋,橫龍坑11個村蘇維埃政府。民國24~28年為富溪鎮;民國29年,改稱富蒲鄉(取富溪、蒲洋二村首字為名);民國32年12月,富蒲鄉與菖宅鄉合併改稱武陵鄉,原二鄉所轄的20個保,經兩次縮編,至民國36年編為8個保。

新中國成立之初,劃武陵鄉為第二區,廢除舊保甲時將富溪保改為區屬的富溪鄉。1958年10月成立富溪公社,1984年10月恢復富溪鄉。1990年,全鄉面積51.47平方千米,人口9000人(四普數據),其中畲族134人,轄11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115個村民小組。1992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48.5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富溪、前宅、北嶺、葉山、陳上洋、花坪、嶺後、東山、霞洋、橫龍坑、東溪11個村委會。

氣候環境

氣溫:由於境內各地海拔相差較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各地平均氣溫在13-18℃之間,一月平均氣溫5.6℃,絕對低溫-9.8℃(1983年12月31日31日)。七月平均氣溫25.1℃、35℃以上的酷暑極少見。年總積溫5000-6500℃,年平均穩定通過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無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氣溫低於0℃的日數28天。

降水: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總量的16.5%,其特點是雨日多,雨量少,強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點是雨區廣,雨量多,濕度大,雨時長而穩定;7-9月颱風雷陣雨季,占41.3%,其特點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強度大,雨量變化大,極不穩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

蒸發和溫度:由於氣候不高,且山地雲霧多,蒸發量不大,屬潮濕狀況,年平均絕對溫度15.7百帕,10月至翌年1月屬乾季,蒸發量大,氣候較乾燥。

日照:年平均日照時數1634.2小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