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寒露(楊廷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寒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寒露》中國當代作家楊廷松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寒露

季節嬗遞,北風伴隨寒露,來到了窗外,樹梢抖落了一地枯葉,我的內心一陣陣莫名的陰鬱沉悶,思想空洞,四周延伸着無垠的黑夜的巨大空虛。

我今年六十二歲。原想着退休後可以過着多彩的、理性的、自由的、稱心如意的生活。可是,我始終渴望着返回童年的天地中去,儘管童年的生活既貧困又單調。畢竟童年時光永遠是藝術創作者最純潔的源泉。雖然眼下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證,自然風光與兒時的景色沒有多少的不同,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如從前鄰里之間那麼溫暖,希望的、渴望的和願望的東西與年少時有很大的區別。如今渴望的究竟是什麼?

作為 「普通人」 本應該感到心滿意足,而我每天偏偏要用文字填塞醒來後的空白。總想着在平凡的日子裡創造不平凡,發現神秘和詩意。於是,每天晚上,看書和寫字到深夜,帶着疲倦去睡覺。我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從《尋覓中華》《摩沙大地》《問學》到《行者無疆》《吾家小史》,他出版發行了的作品,我幾乎讀了個全。可是,年齡大了,視力減退了,長時間讀書有些頭暈腦漲。不看書心裡常有寂寞的驚慌,我的生命是需要音樂和詩的美感來填空的。平時,我接觸的人群是農民和做手藝的人。和他們一起喝酒喝茶,即便他們健談甚至滔滔不絕,也只是一些家長里短、鄰里瑣事而找不到音樂相冊,幾乎見不到單純和謙卑的境界。

於是,寫作成了我填充寂寞的唯一途徑。然而,寫作必須得有一個有修養的頭腦,要敏銳的觀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足夠的探索毅力,甚至把醜陋的東西,賦予意義。

像往常一樣,白天在坂垴上轉轉,看看電視,一日三餐親力親為。吃完晚飯,俯臥在床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下,年輕的男女不顧一切跑進城裡睜大眼睛注視着金錢;空巢老人的牙齒像秋天的葉子那樣掉落,蹣跚在村道上來來回回。因為富人才是重要人物,有錢才有精神。房子一年年的增高寬敞,公路都是高速,汽車經過身旁時顯示身份,身價和檔次判別 「普通人」 和 有「身份的人」。物質上的貪婪不會使人感到震驚。有句話說的 「笑貧不笑娼」。平凡與不平凡,普通與特殊,富貴與貧困,各種顏色會清晰地活躍在人們的調色板上。 [1]

作者簡介

楊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學畢業 2004年公開出版小說散文集《鄉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審稿中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