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對開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對開蕨(學名:Phyllitis scolopendrium(L.) Newm.)是鐵角蕨科,對開蕨屬土生,常綠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60厘米。鱗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淺棕色,膜質,葉柄棕色至褐棕色,葉片舌狀披針形,向下略變狹,基部心臟形,主脈粗壯,下面隆起,上面有淺縱溝,葉鮮時稍呈肉質,干後薄革質,棕綠色,孢子囊群粗線形,斜展,囊群蓋線形,深棕色,膜質。

主要價值

1. 對開蕨,形態優美,株型矮小,是較為理想的觀賞植物。可供庭院栽植和栽制盆景插花。可布置高雅客廳及會議室。

2.在醫藥上用做泌尿系統的消炎、利尿、消腫、止血劑等。

3.對開蕨是世界稀有植物,中國1975年9月發現,填補了對開蕨在中國的空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1]

庭院栽植可做主栽觀賞品種,也可做搭配植物。在百花盛開的花壇中,栽植幾簇對開蕨,也可稱之為「萬花叢中一點綠」。同時呈現出立體感。

分布區域

對開蕨分布於中國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集安、撫松及樺甸等地。生於海拔700-750米的闊葉林中。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分布在長白山地區,生于山中茂密的林下,要求陰濕而土壤腐植質較多的生長環境[2]。其分布區域氣候溫涼、潮濕,土壤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年平均溫6.2℃,年降水量946毫米,生于山地落葉闊葉林下的腐殖質層中,具有喜陰、喜濕 等特點。

栽培技術

對開蕨耐寒性強,但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管理中應注意保持空氣及土壤濕潤。生長初期須防止陽光過強,多加蔭蔽;休眠期則須放在光線充足處。喜過濾性、間接或反射光,如光線不足,則植株徒長,顯得細瘦衰弱或軟垂。定植成活後,在生長期間要多次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要追施1-2次肥,每畝施稀薄的人糞尿1500千克,並結合中耕除草3次,使土壤疏鬆濕潤。如需要可在床邊種植1行遮蔭物。冬季要將乾枯的地上部分割除。苗期可用0.3%尿素水液噴灑葉面,生長旺季追旋氮磷鉀複合肥。對開蕨的葉片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但過多老葉的存在對幼葉的伸展有抑制作用,應適當剪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