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1]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東嶽雲峰起,溶溶滿太虛。

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

相邀愧泥濘,騎馬到階除。

注釋譯文

①"東嶽"二句,即《公羊傳》"泰山之雲,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意。《說苑》:泰山,東嶽也。謝道韞侍:"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庾肩吾詩:"雨足飛春殿,雲峰入夏池。"

②《楚辭》:"雲溶溶兮雨溟溟。"《內經》:"太虛廖廓。"

③《國語》:"震雷出滯。"《左傳》:吳公子札聘於上國,宿於戚,聞孫林父擊鐘,曰:"夫子之在此,猶燕之巢於幕上。"嚴有翼曰:幕非巢燕之所,此言其至危。潘岳《西征賦》:"危素卵之累殼,甚立燕之幕巢。"丘希范書:"將軍魚游鼎沸之中,燕巢飛幕之上。"蓋用此意。邢劭《春宴》詩:"檐喧巢幕燕,池躍戲蓮魚。"謝瞻《九日》詩:"巢幕無留燕,遵渚有來鴻。"卻是誤用其文。杜詩"震雷翻幕燕",則仍合本意矣。

④《老子》:"驟雨不終日。"《始皇本紀》:"八年,河魚大上。"注:"謂河水溢,魚大上平地。"《杜詩博議》:《汝南先賢傳》:"葛玄書符着水中,大雨淹注。復書符投雨中,須臾落大魚數百頭。"暗使此事。全大鏞注:明萬曆丁酉,楚墩子湖忽龍起,是日雨如傾,魚從雲中散落百里,家家得魚。慈水姜氏曰:"驟雨落河魚"與"細雨魚兒出"照看自明。雨細則魚浮而上淰,雨驟則魚落而潛伏也。

⑤《魏略》:"太祖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

⑥《陳平傳》:平家負郭竊巷,以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

⑦《吳都賦》:"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

⑧襄陽兒童詩:"時時能騎馬。"《景福殿賦》:"階除連延。"

名人評論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曾經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記》等名作參與發動「五四」文化革命之魯迅,到三十年代,巋然成為眾望所歸之革命文學導師,晚年與友人討論中國文學史,以為中古之陶潛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詩人,繼而又說:「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魯迅晚年在政治上己與胡適分道揚鑣,惟此評論杜甫之寥寥數語,仍然與胡適笙磐同音。他還曾經說過:「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3]「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4]

視頻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謎

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參考資料

  1.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