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川漢鐵路(高莉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尋川漢鐵路》是中國當代作家高莉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尋川漢鐵路
從市區鐵路壩出發,車輛一路向黃花鎮政府行駛,只為尋訪川漢鐵路宜昌舊址。
走進黃家場車站的那刻,心底有些恍惚。石頭牆砌的站房,悄無聲息地立在那兒,黑瓦屋頂和牆沿上爬滿了青苔,一縷陽光穿過房背後的樹葉,灑在凹凸不平的牆面上。
走近她,那經歷百年風雨的廊道和斑駁石牆,褐黃色的花紋和青石底色雜糅在一塊兒,柔和、溫暖。注視她、撫摸她、臉頰輕輕地貼在牆面上,感受石牆的溫度,這帶着午後陽光的暖意,從厚重的石牆深處滲出。
大門兩旁是兩個帶着小窗戶的房間,可能是售票室,窗戶的鐵欄杆和青條石窗台上落了厚厚一層灰,一隻小瓢蟲從牆邊上慢慢爬過。輕輕叩了幾下窗戶,明知裡面不會有回應,可還是想這樣和她打個招呼。
舊得看不出底色了的大門緊鎖着,青石門檐的縫隙里幾點淡淡的苔痕,門框上面三扇小窗戶的窗齒上爬滿了銹紋,門頭上不知哪年貼的對聯,還有一點紅紙掛在上面,風一吹,小旗子般搖幾下,一把半新的鐵鎖掛在門栓上,鎖住了厚重的木門。
輕輕推了下門,似乎打開了一條縫隙,往事就從這細細的門縫中徐徐走來。
從哪兒說起呢?就先從這個人開始吧。
1909年,一個叫李稷勛的四川人,踏上宜昌這片土地,他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人生會與川漢鐵路、與這個陌生的城市勾連在一起,他更沒有想到,最終長眠在這片土地上。
百多年前,大清政府風雨飄搖,緊閉的國門最終轟的一聲被打開了,革新求變的浪潮在晚清政權的這潭死水裡掀起幾陣微瀾。
1903年,清政府開始規劃的這條川漢鐵路,經歷了這路是商辦還有官辦的幾番周折後,終於在1909年12月10日在宜昌動工了,從那時開始,宜昌城東山腳下,有了個因川漢鐵路而來的地名:鐵路壩。十二月份的宜昌地凍天寒,可這個小城因為這條鐵路的動工卻格外的熱鬧,從河北過來的三萬多修路工人,為小城帶來了繁榮和生氣。
這條鐵路卻命運多舛,剛剛動工不久便面臨着了民眾和政府因為路權歸屬而起的保路鬥爭,三年裡,在各種波折下,這條路艱難的向前延伸了15華里。
新年的鐘聲叩開了1911年的大門,這一年,清政府和民眾因為這條鐵路的紛爭愈演愈烈,最終也成了推翻清廷的一根導火索,武昌起義爆發了,兩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坍塌了。
剛剛取得革命勝利的民國新政府,當時也沒有能力繼續修建這條鐵路。時光轉盤指向了1917年,川漢鐵路工程最終無奈的轍銷了。留下幾處廢棄的山洞,兩三個空蕩蕩的站台,散落在風雨中。
十多年的時間,幾起幾落,這條修建了一段的鐵路最終安靜地躺在城市一角,留下無盡的回憶和昔年的時光。
詹天佑黯然神傷地走了。他不會忘記,1909年的那天,他激動地打下宜昌到秭歸路段的第一顆道釘的那刻。滿懷工業強國的夢想,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他從廣州來到宜昌,想在這裡修建的這條鐵路,最終成了他心底難以言說的傷痛,此後,他再也沒有踏上宜昌這片土地。
我猜想他離開這裡的時候,天空可能下着雨,淅淅瀝瀝,淋濕了他的眼角、心頭,淋濕了那片他曾經走過的土地,也淋濕了這座小城。
離開黃家場車站的時候,輕輕回眸,看着打在凹凸不平牆面上的幾縷光束,如溫柔的手撫摸着斑駁的老牆,不忍打擾,我終是此處的匆匆過客。
終於在一處山邊,尋到了上風埡山洞,一百多年前修建的這個小山洞靜靜地躺在夕陽下。順着一段坡路向下走近洞口,青石砌的洞頂被雨水浸的綠中泛黑了,「上風埡山洞」幾個字還比較清晰,旁邊的兩排小字已經很模糊了,仔細看下,李稷勛幾個字依稀可見,宣統下面的幾個字實在是辯不出來了。
一條應該是路基的水泥台子從洞口向里伸去,洞中蓄了一池綠水,上面飄着菜梗、樹葉和幾根樹枝,旺盛的雜草幾乎要把洞口遮住了。
此刻,上風埡山洞安靜地立在這裡,看悠悠的雲、吹幽幽的風、從朝霞滿天到晚霞滿天。
這便是川漢鐵路當年開挖的山洞,這裡曾經是熱鬧的工地、人聲喧譁、這裡曾經鋪上枕木打上鋼釘……這裡寄託過一些人、一群人、一代人、一個民族的夢想。
踏上歸程的時候,才注意到路牌上:川漢路幾個字。這條路我不止一次的走過,這個路牌曾也看到過,對這個路為什麼叫川漢路卻未做深究。此刻開始,再走上這條路,心情會不會添了幾分沉重?
百多前年的這條川漢鐵路,留給這個城太多的故事,她們塵封在歲月里。推開這扇門,往事在眼前一幕幕回放。此刻,我仿佛聽到鐵路動工那一刻歡呼的聲音、看到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勞動、還有無數充滿期待的眼神……
幾年前,偶然的機會讀了幾位老師的宜昌和川漢鐵路這段歷史的文字,溫暖又感動。故紙堆中梳理出來的這些舊事,帶我走進那段往事,捕捉那些逝去的光影、追尋那些年的記憶。一絲絲、一縷縷,散落在城市的角落,走進她,我們相視、對語……
回頭望過,夕陽把去往山洞的那條小路拉得很長很長![1]
作者簡介
高莉玲(海棠心語)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