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春郡王閣春帖子·日上苑梅凝素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壽春郡王閣春帖子·日上苑梅凝素艷》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夏竦的作品。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人。世稱夏文莊公、夏英公、夏鄭公。

夏竦從四年時開始讀書,年少時就很有才華,超邁不群,出類拔萃,寫詩作賦,非常敏捷。12歲時,夏竦作《放宮人賦》,援筆立成,而且賦也做得好。夏竦17歲,隨父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詩:"渡口人稀黯翠煙,登臨猶喜夕陽天。殘雲右倚維揚(今江蘇揚州)樹,遠水南回建鄴(今江蘇南京)船。山引亂猿啼古寺,電驅甘雨過閒田。季鷹死後無歸客,江上鱸魚不值錢。"北宋王辟之說:以後之題詩沒有超過他的。

壽春郡王閣春帖子·日上苑梅凝素艷

文學成就

夏竦以文學起家,為文章典雅藻麗,自經史[1]、百家、陰陽、律歷、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為國史編修官,後與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參與編寫王欽若的千卷本《冊府元龜》。

夏竦好學勤讀,即使在軍政事務繁忙時,也手不釋卷,在就寢時還用手指在身上比劃研究古文奇字。慶曆四年(1044年),夏竦編著了古文字的字彙《古文四聲韻》一書,按韻編排,是當代研究戰國文字的重要參考資料。宋神宗宰相王珪在《夏文莊公竦神道碑》中寫道:"祥符中,郡國多獻古、盤、敦之器,而其上多科斗文字",人多不識,"公乃學為古文奇字,至偃臥以指畫侵膚,其勤若此。"

夏竦著有文集百卷、《策論》十三卷、《箋奏》三卷、《古文四聲韻》五卷、《聲韻圖》一卷,其中:《文莊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庫全書》(節錄自《永樂大典》)。今多有散佚。

主要政績

宋真宗天禧年間出知黃州、知鄧州[2],又徙襄州,遇大飢,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餘萬人;宋仁宗天聖年間知壽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覡(男巫)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仁宗景佑年間知青州,任青州時,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中國最早出現的虹橋。

宋仁宗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一帶),主持對西夏戰事。治軍尤嚴,敢誅殺,對疾病死喪者,則撫循甚至。

視頻

壽春郡王閣春帖子·日上苑梅凝素艷 相關視頻

夏竦和賈教習這對黃昏戀戲真多,清平樂該改名賈婆婆傳
宋朝詩詞彙總

參考文獻

  1. 經史子集是什麼? ,搜狐,2016-06-17
  2. 知縣知府知州分別是幾品官,糗問,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