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隆通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壽隆通寶為遼聖宗耶律隆緒的年號錢。[1]

[]

證據1、《遼史。食貨志》:「道宗改年號後之世,錢有四等:曰咸雍,曰大康,曰大安,曰壽隆,皆因改元易名。其肉好、銖數亦無所考。」

證據2、《高麗史》:「壽隆元年十一月,王昱病,命其子顒權知國事。」 可見歷史上確實有「壽隆」年號,並且也確實有壽隆年號錢存世,筆者藏有銅、鉛各一品。

遼聖宗耶律隆緒(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 ),契丹名耶律文殊奴,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人,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遼景宗耶律賢長子,母承天皇太后蕭綽。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為皇帝,改元統和,改國號為大契丹 。母承天皇太后蕭綽奉遺詔攝政。室昉、韓德讓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統和四年(986年)遼軍大敗宋北伐之師,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征,屢敗宋軍訂立「澶淵之盟」。兩朝各守舊界。此後一百多年,遼宋未大戰。為制扼宋,對党項施以拉攏之策 。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遼朝達鼎盛。對外實行聯合党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 。前後在位四十九年,是遼朝的全盛時期 。太平十一年(1031年),耶律隆緒駕崩,享年六十一歲。廟號聖宗,諡號文武大孝宣皇帝,葬於慶陵 。 耶律隆緒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百餘首。漢文化修養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