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將軍澳-藍田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將軍澳-藍田隧道
圖片來自hk01

將軍澳-藍田隧道英語:Tseung Kwan O - Lam Tin Tunnel),簡稱新將隧將藍隧道將藍,前稱將軍澳西岸公路,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全長4.2公里,全線均為雙線雙程行車道;亦有一道長1.8公里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將其連接至環保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於2016年12月9日動工,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中國大陸實施公共交通管制,中國大陸入境需強制檢疫等曾令工人數目減少,使原料供應受阻而變得短缺,是工程出現延誤的另一部份,在這因素下,將藍隧道工程預計要延至2022年年中竣工。屆時,由將軍澳市中心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說明

將軍澳-藍田隧道在西端以地面連接路連接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茶果嶺道和同屬6號幹線的T2主幹道,然後進入全長2.2公里的弧形隧道,穿過照鏡環山地底,離開隧道後接駁延伸的寶順路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歷史

將軍澳隧道於1990年通車以後,將軍澳人口亦由當年的不足20萬大幅度增加至2010年代的近50萬,隧道的最初設計最高流量亦不過為78,000架次,其容量已經不勝負荷,在繁忙時間,將軍澳隧道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於2012年首9個月,將軍澳隧道平均流量達到83,000架次。預計於2020年,平均流量將會超過容量40%。

2005年,香港政府開始規劃將軍澳西岸公路。當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將軍澳-藍田隧道「須在約2016年完成,以便應付將軍澳人口增長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交通」。

將軍澳西岸公路的設計有兩條主要定線供予選擇,分別為「隧道定線」和「海岸定線」。然而,踏進2010年代,香港填海工程備受爭議,因此有關計劃連同附屬填海計劃均需檢討。有保育團體認為隧道走線是不需要採用弧形,大規模的填海亦會破壞將軍澳西部僅餘的天然海岸線[1]。而和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接的T2主幹道亦將會受到《啟德發展計劃》的檢討的影響,隧道的定線有可能因應T2主幹道而改變。

2010年8月27日,土木工程拓展署西貢區議會提交最新的三個新方案,皆以保留天然海岸線為前提。署方傾向第三方案,即取消收費廣場人工島和採用直線隧道。此與於2008年開始,保育團體和人士所提倡的建議原則上相同。第三方案的總工程費用亦可以減少17億港元。至此,將軍澳西岸公路的名稱亦更改為將軍澳-藍田隧道。此外,有關單位經過多輪諮詢後,落實選定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段採用「不設收費廣場的直線走線方案」,以減少興建隧道的地質風險和填海範圍,當局亦會另行研究隧道的收費方法[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