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専売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専売局)
圖片來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專賣局[1]台灣日治時期的公賣機構,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成立於日本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建築物初建於日本大正2年(西元1913年),先建兩翼,至日本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才完成中央尖塔,成為臺北市的重要地標

民國87年(西元1998年)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當時日人為控制鴉片樟腦火柴度量衡石油等重要民生物資,乃設置專賣局,由殖民政府操控產銷大權,其收入為總督府最主要財源。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建築

為日據時期初期建築物,由總督府營繕課設計施工,負責設計者為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因與總統府建築物如出一轍,故施工資料列為機密。

專賣局之建築先建二翼,壁體為RC加強磚造地上三層,中央塔塔高六層,外壁有橫帶滾繞,形成紅白相間的帶狀裝飾,與磚拱及拱頂石結合成一體,正面出現半圓形山頂,門廳上置球形圓頂等建築特徵。

正中央入口上方,設計有一勳章飾紋,其中央有一橢圓突起,周遭並搭配漩渦花紋,這是一個標準的文藝復興勳章文飾。入口處的門廊以立體飾柱做為支撐,上覆以古典式圓頂。

位於兩翼共計四處的塔樓上,皆開設有牛眼窗,一方面是用來增進採光,另一方面則裝飾了塔樓的山牆部份。

建物平面呈對稱L型,扶手是雙葫蘆木造,欲往一樓須上二樓再迴旋而下,扶手為如意狀,樓梯旁柱子下寬上略窄,頂緣處飾以葡萄果葉,各層樓迴廊十分寬廣,窗框為木造雙扇外推方形窗,三樓方形窗另加半圓形固定小窗,窗與窗之間皆有一拱門,每層樓約三米高。

一樓大廳的設計為挑高一層半,呈現扇形,類似歐洲古堡氣派的大廳。


參考文獻

  1. 專賣局(今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