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尊貴名》外文名:Take the Name of Jesus with You,音樂類型:聖詩傳統詩歌。
歐洲的古典音樂[1]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樂占主導地位。當時人們對於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社會形勢,宗教[2]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音樂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音樂卻對後來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簡介
(來源:《歲首到年終》)
耶穌之名至寶
Take the Name of Jesus with You
Lydia Baxter, 1809–1874
無論作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借着祂感謝父神。(西 3:17)
天上地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像耶穌之名的寶貴,讓我們在一生中,凡事都奉主耶穌的名,祂的名已得勝一切:
耶穌基督已將那惡者古蛇的頭,踏碎在祂的腳下,並賜我同等權力。
耶穌基督已經打破死亡的權勢,並將這樣的權力賜在我的心及生命中。
耶穌已經從每一樣罪惡的權勢中救贖了我們,我們已經從罪惡捆綁中蒙主救贖。哈利路亞!耶穌是得勝者!
我確知我的救贖主現仍活着,祂拯救了我使我變成新造的人。
耶穌已經勝過仇敵,並使牠們成為俘虜。陰間和死亡的鑰匙在主手中,仇敵再也不能任意使我們遭害。感謝神!耶穌是得勝者!因祂的名,我們也能得勝。[dropdown_box expand_text=」全文」 show_more=」顯示」 show_less=」隱藏」 start=」hide」]本詩作者 Lydia Baxter 1809 年生於紐約州 Petersburg ,無懼於一生大半時間被病魔困於床上,她仍是熱心服事主,借着詩歌文字,造就廣大信徒。當她年輕剛信主時,即與其妹妹在該鎮建立一個浸信教會,婚後與丈夫遷居紐約,仍熱心服事,開放家庭為神使用。臥病期間,訪問她的人,反受其安慰。
這首「耶穌之名至寶」系作者寫於離世前四年,在其病床上完成的。她說:「我有一個特別的盔甲,就是耶穌之名。當我灰心沮喪時,求告主名就得幫助,耶穌之名即 「 拯救 」 之意,祂是我隨時的救助者。」
1 憂苦弟兄容我勸你,常常記念耶穌名,能使煩悶轉為歡喜,疑懼消散心安平。
2 處處記念耶穌聖名,當為盾牌敵魔劍,誘惑環境繞身處險境,靠主聖名勝試煉。
3 經畢世途歷盡辛苦,聽主名字樂無央,脫下冠冕伏拜恩主,歡稱主萬王之王。
(副歌)
名至寶!名最甜!地之望而天之樂;名之寶!名最甜!地之望而天之樂。
*我們所作的一切,若要得出果效,切合神的心意,成就美意,就必須建立在信仰上 ─ 信靠基督。 ── 德蘭
參考文獻
- ↑ 歐洲古典音樂欣賞,豆丁網,2016-03-26
- ↑ 如何正確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搜狐,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