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找背海的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尋找背海的人
圖片來自friday

尋找背海的人》是「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之一,為導演林靖傑以「台灣現代主義大師」小說家王文興為對象所拍攝的紀錄片[1]

除了對王文興細膩深刻的追蹤紀錄,導演更透過動畫、劇場等多重藝術媒體,讓觀眾得以一窺王文興極具風格的小說美學,以及王文興身為作家對於書寫、文字的虔誠信仰。導演還找來演員莫子儀王琄,以舞台劇方式飾演王文興經典作品《家變》中的人物。

劇情簡介

王文興從18歲開始專事寫作,34歲寫出著作《家變》。以25年完成書籍《背海的人》,無間斷的寫作真空狀態,王文興被困於他的房間,以線條、符號、聲音雕刻出一部部反撲人生的小說。傳真機是王文興最好的朋友,掛在廁所的湯勺是美的體現,很少出門而一出門便發現這世界美得他無法承受,相信神的存在只因人奇妙到無法自我創造。王文興不止寫,他能聲演出來,他以西洋樂器為小說伴奏。 一位文學家如此享受自己的創作,使電影尤如一場文本、戲劇、動畫及書法的盛宴,浸透出濃烈的"戲味"。

幕後製作

該紀錄片是以「他們在島嶼寫作」為主題的命題創作。導演林靖傑走訪了中國台灣30-45歲的多位女作家之後發現,所有人都表示無法勝任該紀錄片的角色。林靖傑陷入了半年多糾結,最終硬着頭皮再次拾起此前被束之高閣的王文興的小說《背海的人》,以及王文興的其他作品《家變》、《星雨樓隨想》、《書和影》把它們都重溫了一遍,隨後,林靖傑決定以王文興為拍攝對象,便有了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

作品評價

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以年輕小說家尋覓的蹤跡,串起王文興的文學生涯。在該片中,王文興展現了一個信守文字信仰、珍重對待寫作、以緩慢換取深刻的文學身影。該片透過尋找蛛絲馬跡的線索,來呈現王文興小說作品的價值,同時也試圖解開大多數人心中的謎團。(台灣紀錄片節、騰訊評)

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透過動畫、爵士音樂、作家朗讀、劇場搬演,令觀眾感受到王文興反覆在文字創作過程,追求、推敲、雕刻的語言的物質特性,字的線條、形象、聲音。透過標題的「尋找」,乃至敘事上的懸疑形式,並安排不同身份的作家、學者、友人,扮演趨動線索推理和答案拼湊的敘事者,這些別具心裁的形式構成,確實令該片別於過往的多部紀錄片。(香港影評人李時雍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