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中甸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中甸鎮位於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南部,北緯27°20′—27°43′之間,東經99°36′—99°59′。小中甸鎮交通十分方便,滇藏公路貫穿全境,還有林區公路,鄉村公路345公里,遍布於3個行政村的78個自然村。[1]

中文名:小中甸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

地理位置: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南部

面 積:880.94 km²

下轄地區:轄三個村民委員會

電話區號:0887

郵政區碼:674401

人口數量:10614人(2017)

機 場:迪慶香格里拉機場

火車站:香格里拉站(在建)

車牌代碼:雲R

農作物:青稞、小麥、洋芋、蔓菁

地理

h小中甸鎮北與建塘鎮毗鄰,南連金江鎮,東與三壩鄉、虎跳峽鎮拉壤,西界上江鄉、五境鄉,面積880.94平方千米,地處高寒壩區,地形北稍高南稍低,駐地海拔3207米,年平均氣溫5.8℃,年降雨量849.8毫米,無霜期120天。

小中甸鎮下轄三個村民委員會,即:聯合村、和平村和團結村,共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614人(2017),全鎮耕地面積25850.5畝,人均耕地2.81畝。

適合種植青稞、洋芋等農作物,民族以藏族為主。

概況

小中甸鎮位於香格里拉市南部,北緯27°20′-27°43′、東經99°36′-99°59′之間。北與建塘鎮毗鄰,南連金江鎮,東與三壩鄉、虎跳峽鎮接壤,西界上江鄉、五境鄉。面積880.94平方千米,人口10614人(2017)。轄聯合、和平、團結3個行政村,50個村民小組,7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小中甸村聰康塘,海拔3207米。

地處高寒壩區,地形北稍高南稍低。碩多崗河從北往南貫穿全境,農田村舍分布於河的兩岸。農產青稞、馬鈴薯,土特產松茸。有金、銀、錫等礦藏。214國道滇藏公路縱貫全鎮。古蹟有木天王遺址、班禪紀念塔。

自然環境

小中甸為二塊大小几乎相等的壩子,總面積128平方公時里,北稍高,南稍低,周圍群山環列,碩多崗河從北往南貫穿全境,農田村舍分布於河的兩岸。

據土地詳查,全鎮總面積879平方公里(1318405畝),其中耕地面積41433畝(1990年統計數為27054畝),林地770178畝,牧草地416701畝,水域面積9084畝,居民點占地6488畝,交通占地6865畝,未利用荒山67656畝。

小中甸地處高寒壩區,年平均氣溫5.8°C,極端最高氣溫26.5°C,極端最低氣溫-19.4°C,無霜期10天,年均降水量849.8毫米。農作物一年一熟,主產青稞、小麥、洋芋、蔓菁。

經濟概貌

199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614畝,總產3963噸,畝產168公斤,人均產糧509公斤。大小牲畜存欄27643頭(只),肉類總產量341噸,牛奶產量1678噸。農村經濟總收入583萬元,人均748元,純收入411萬元,人均527元。

2006年小中甸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467.1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為503.83萬元,畜牧業收入為1243.91萬元,林業收入為43.1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為72.26萬元,其它收入604.01萬元。

2008年,全鎮經濟總收入達到3010.7萬元,其中:農業收入504.5萬元,畜牧業收入1343.3萬元,林業收入215.3萬元,副業收入33.7萬元,交通運輸業收入914.1萬元,人均純收入2780元,比上年增長706元,完成財政收入15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5萬元,圓滿的完成了年初與縣政府和各部門簽訂的各項經濟指標,使我鎮的經濟收入有了突破性的增長。

全年完成農田綜合防治面積達36120畝,科技培訓2150人次,良種推廣青稞5300畝,青稞規格化種植11307畝,洋芋良種種植6200畝、優質油菜2800畝,洋芋規格化種植320畝,青稞試驗100畝。農業雖然受到雪災和各種蟲災的影響,但對農業影響不大,加大後期長勢比較好,糧食的收成有了較大的提高,糧食總收入3555噸,上增加127噸,人均有糧235公斤。

全年大小牲畜存欄33727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9857頭,小牲畜存欄13870頭,畜產品產值達9523930元。

視頻

香格里拉·小中甸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