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胡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前胡湯 |
小前胡湯是一種中成藥,主要功效是清熱除煩,化痰除氣。
中文名小前胡湯主要功效清熱除煩,化痰除氣
配方
前胡8兩,半夏半升(洗),生薑5兩,黃芩3兩,人參3兩,甘草(炙)3
兩,干棗12枚(擘)。
功效
清熱除煩,化痰除氣。主治傷寒6-7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寒疝腹痛。
方解
本方證以心煩、嘔吐痰涎為辨證要點。
方中藥物是小柴胡湯以前胡易柴胡,疏肝氣藥力不如小柴胡湯,而化痰降氣藥力則比小柴胡湯強。臨床應用取效較好。
用法
上切。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
前胡
別名:土當歸、野當歸、獨活。姨媽菜,羅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岩風,坡地石防風,雞腳前胡,
岩川芎;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decursivum(Miq.)Maxim.的乾燥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m。葉1回至近2回羽狀分裂,小葉柄的邊緣翅狀延長,最終裂片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橢圓形,
長5~13cm,寬2.5~5.5cm,邊緣有細而規則的鋸齒;莖上部葉片成膨大的紫色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小總苞數個,披針形;
花深紫色,成近球形的小傘形花序,花梗絲線狀。果實卵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林緣或灌叢、草地。主產江西、安徽。
採制: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採挖,除去鬚根,曬乾或低溫乾燥。
性狀: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少數支根,長3~15cm,直徑0.8~1.7cm,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淺直細縱皺紋,並有灰白色橫向皮孔及點狀鬚根痕,
皮部與木部易分離,皮部較狹,散有黃色油點,木部黃白色。香氣濃,昧微甘後苦。
化學成分:含紫花前胡甙(nodakenin)、紫花前胡素(decursin)、紫花前胡次素(decursidin)、印枳素(marmesin)、
3』-異戊酚-4』-0-當歸酰-3』,4』-二氫花椒樹皮素(3』-isovaleroyl-0-angeloyl-3』,4』-dihydroxanthyletin)、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於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李時珍指出:前胡,「其功長於下氣,故能治痰熱、喘嗽、痞膈、
嘔逆諸疾。氣下則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陳致新之績,為痰氣要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