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小喬)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喬,正史作小橋,廬江橋公(《三國演義》中稱為喬公或喬國老)之幼女,大喬之妹,周瑜之妻。

根據《三國志》記載,「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谷長。頃之,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橋。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生平簡介

正史《三國志》對於二喬的事跡記載於《周瑜傳》里,二喬被描述為絕世美人,是廬江的橋公之女。199年12月,孫策周瑜攻破皖城,二喬為二人所得。孫策調侃周瑜道:「喬公二女經過戰亂流離,能嫁給我們,難道不是她們的一種幸運嗎?」[1] 平定皖城後兩人被送回吳縣。[2] 之後就再也沒有記載。周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36歲。周瑜二子一女是否為小喬所生不清楚。

小喬的「國色」的描述和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的青年才俊形象,激發了後世文人的想象。二人的結合常被後人視為天作之合。北宋蘇東坡於《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3]

三國演義》將二喬之父喬公設定為就是曾經出任漢朝太尉喬玄,實際上太尉喬玄死在漢靈帝光和六年,是睢陽人,與廬江的喬公毫不相干。

小喬之美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玄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

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氾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鐘,秋水並蒂開芙蓉。 」

對於小喬之美,《三國志》、杜牧羅貫中皆沒有寫。上海博物館清代吳之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王世襄竹刻鑑賞》一書有照片及拓本,說刻的是「兩婦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書卷,似在對語。榻上陳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籠、篋、壚、硯、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筆筒背刻陽文七絕一首:「雀台賦好重江東,車載才人拜下風。更有金閨雙俊眼,齊稱子建是英雄。 」作為豔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歷代筆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啟的《過二喬宅》雲:「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並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台夜泣西陵月。」

家庭

相關作品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第44回,諸葛亮誦曹操幼子曹植的《銅雀台賦》以激周瑜。諸葛亮建議道:「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周瑜聽罷,勃然大怒,便稱願與劉備共同抗曹。

詩詞

  • 杜牧寫曹操心願二橋關於銅雀台,「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深宮鎖二喬。」
  • 光緒《巴陵縣誌》引《一統志》載:「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

電影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2.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表用汝南李術為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東詣吳。
  3. 蘇東坡念奴嬌
  4. 三國志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孫策 "徐州牧陶謙深忌策。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 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 節安集關東,在壽春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張勳皆傾心敬焉。"
  5. 三國志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孫策 "江表傳曰:策被詔敕,與司空曹公、衞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併力討袁術、劉表。軍嚴當進,會術死,術從弟胤、 女壻黃猗等畏懼曹公,不敢守壽春,乃共舁術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就劉勳於皖 城。勳糧食少,無以相振, 乃遣從弟偕告糴於豫章太守華歆。歆郡素少穀,遣吏將偕就海昏上繚,使諸宗帥共出三萬斛米以與偕。偕往歷 月,纔得數千斛。偕乃報勳,具說形狀,使勳來襲取之。勳得偕書,使潛軍到海昏邑下。宗帥知之,空壁逃匿,勳 了無所得。時策西討黃祖,行及石城,聞勳輕身詣海昏,便分遣從兄賁、輔率八千人於彭澤待勳,自與周瑜率二 萬人步襲 皖 城,即克之,得術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並術、勳妻子。"
  6. 三國志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周瑜 "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 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