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事(陳恆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時候的事》是中國當代作家陳恆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時候的事
小時候的想法很多,比如上天入地。上天就要飛,否則去不了。這麼一想,兩隻胳膊就要躍躍欲試,結果沒飛起來。好奇天上是個什麼樣子。花有多艷?仙有多香?銀河裡能不能洗澡,會不會有魚兒從襠下穿過?玉皇大帝住的地方,和人間皇帝是不是一個格局?地下呢,是不是真有鬼?真有奈何橋閻王殿?真有讓人毛骨悚然的地獄?怎麼鑽到地下去看看?土遁?擠出一條地縫來?都不行,功力達不到,去地下參觀的想法也沒實現。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什麼都想干,膽子也大的很,總認為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住我。至於害怕兩個子,腦子裡根本不存在。
我最先想乾的是當個鄉間音樂吹奏家或演奏家。我感覺這個好,沒有人不羨慕的,這都是能人幹的事。
我從哪兒下手呢?想想先練口琴吧。這東西連外國人都喜歡。又小巧,很方便攜帶。當看有人拿出用精美的手絹包着的口琴,一抖手,小手指上掛着手絹,口琴就送到嘴邊了,一支曲子就像流水一樣,從口中淌出來。真的太誘人了。
我從哪兒得到的一支口琴,現在真的想不起來了,反正是有了,用了一塊藍格子的粗質手絹包起來,時刻裝在身上。會吹嗎,不會。放在嘴邊,聲音倒是吹出來了,叫什麼聲音?鬼也不知道,更不會明白。
為了吹得讓人明白也讓自己明白,那就拚命練唄。又有點害羞,這大概算是害怕的一種,原來自己並不是真的什麼也不怕。就去沒人的小樹林裡練,去荒野地頭邊練,去夜晚的小河邊上小橋頭上練。那時感覺雖然是小草能聽到,小河能聽到,吹出來都是夜晚黑色的胡言亂語,卻總是幻想有一天會在人群中吹,讓所有人眼中放出驚羨的光。這個幻想,直到今天也沒實現。那隻口琴哪裡去了?不知道。而且自從找不到那隻口琴後,就再也沒有接觸過口琴,決絕地分手了。
換一個愛好吧,仍然與音樂有關。這個世界上仿佛什麼都與音樂有關。小河流水是音樂,風吹草尖是音樂,月亮撒瀉是音樂,雪花飄飛是音樂。至於鳥鳴雞唱更是音樂,連婦人哭靈也是音樂。我用什麼來表達音樂呢,就用二胡吧。村子裡有一位會拉二胡的,直接被海軍文工團召走了。探親回家,一身海軍藍,走在大街上,幾乎所有的目光,都射在他的身上。
他教他弟弟學二胡,弟弟學不好,他就狠命地揍,寒冷冬天也不讓他住手,後來他弟弟因為二胡拉得好,也被外地文工團召走了。他弟弟回來家時,長發紅衣,與本地人格格不入,背後常被村人嗤之以鼻。說丟了他祖親八代的人,他弟弟也不以為意。
我想學二胡,只是因為二胡的聲音好聽,至今也還是着迷,常常三更半夜聽二泉映月,想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偏偏是個瞎子拉出了這個聲音,而不是四肢健全的人?我用的二胡,好像是本家一位哥哥自製送我的,我只學會拉半支歌曲,就學不下去了,改學吹笛子。村裡有一位吹笛人,也是從部隊回來的,吹得極好。大凡歌曲,他只聽一遍,就會吹出來。他教過我,但不成功,後來就不教了。不過我用笛子,吹出過京劇過門,那是《沙家濱》里的「朝霞映在陽澄湖上」,很得意。可是我做事總是半途而廢,這笛子也沒學成,倒落下了長長短短几支笛子,其中多數是自製的,有竹子做的,也有用大蘆葦做的。由此也學會了如何從竹子中取膜的技巧。
看來音樂無法拯救我了。我又喜歡了刻印章。每逢集日,去看刻私章的藝人,如何刻的。學着他的樣子,自製了工具,用小鋼鋸條磨成刻刀一一不能稱為刻刀,刻刀有賣的,小孩沒錢買。到村子四周去找可以刻章的材料,如小孩錢樹,梨樹,取其一段或一枝,回來做成可用的印章。學了一段時間,刻了幾方自己的名字,又丟掉了,一個是因為太難,一個是因為沒錢。倒是從村里到學校,知道了我會刻私章。不過到現在,除了我自己,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了。
我開始學畫畫。沒有人教,就自己學吧。原因是借了一本叫《紅岩》的小說,把封面看沒了。書主要我賠他原樣的,我上哪弄去?靈機一動,找到了一張厚點的紙,裁成封面大小一樣,又找來顏料,畫了一個《紅岩》封面,把書包上,他竟然接受了。我還畫過人像,在畫紙上劃出密密麻麻的小格子,精心描繪,無一次不成功。我畫過漫畫,上過學校牆報。畫過古代仕女圖,被鄰家女孩討去貼在了床頭。後來又是放棄了,半途而廢。
沒有半途而廢的就是看書,和對文學的愛好,今天沒丟,也許明天也不會丟的。
現在想,當初無論哪一種技藝,堅持到現在,都會吃一碗好飯。沒成功,是沒恆心,也是環境不青睞我罷了。小時候的事,長大了再去想會有幾種可能,似乎很無趣。然而回憶起來,卻又是很有趣的。[1]
作者簡介
陳恆禮,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睢寧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