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柴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柴胡(拉丁學名:Bupleurum tenue Buch.-Ham. ex D. Don)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

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細瘦,木質化,淡土黃色,入土很淺。莖基部近木質化,帶紫褐色,下部往往大量分枝成叢生狀,很少單生,分枝細而質堅,斜開展開,再分生小枝。

生長分布

產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多生長在向陽山坡草叢中,或乾燥沙地瘠土中,海拔600-2900米,以1500米以上為多。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小柴胡 拉丁學名 Bupleurum tenue Buch.-Ham. ex D. Do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傘形目 傘形科
亞科 芹亞科 柴胡屬
小柴胡 分布區域 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細瘦,木質化,淡土黃色,入土很淺。莖基部近木質化,帶紫褐色,下部往往大量分枝成叢生狀,很少單生,分枝細而質堅,斜開展開,再分生小枝。葉小,長圓狀披針形或線形,長3-8厘米,寬4-8毫米,頂端鈍或圓,有小突尖頭,基部略收縮抱莖,無柄,7-9脈,沿小脈邊緣和末端均有棕黃色的油脂積聚;分枝上的葉更短小些,形狀相似。傘形花序小而多;花序梗細長,長2-3.5厘米,有稜角;傘輻2-5,線形,不等長,6-13毫米,挺直,結果時稍延長;總苞片2-4,披針形或長橢圓形,不等大,長3-6毫米,寬1-2毫米,頂端銳尖,基部漸狹,5-7脈,支脈末端也有棕黃色的油脂凝集;小總苞片5,披針形或橢圓形,同大,草質,長3-4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有小突尖頭,3脈,長略超過小傘形花序或與之等長;小傘形花序多數,直徑1-1.3毫米,花3-5,花柄長0.5-1.5毫米;花瓣近圓形,上端內折,小舌片近長方形,每小傘形花序通常有發育果3,其餘多不發育。果廣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棕色,棱粗而顯著,淡黃色;分生果橫切面五角形,棱呈三角形;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平坦。花果期9-10月。

栽培技術

育種

柴胡偏愛潮濕溫暖的環境,所以一般播種前要先好好的補充水分。和其它很多種子類似最好先用溫水浸泡,一般前2個小時需要將種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三個小時後需要讓種子的部分面積露出水面,一個小時翻動一次,翻動3-4次左右,浸泡時間不要超過6小時,溫度在40℃左右,最後埋入土裡催芽。等出苗至8厘米左右再移栽至土裡。

整土

在播種前需要提前半個月清理雜草,隨後釋放一定的農家肥堆肥,土壤要深翻。其次土質不能帶有粘性或者過於濕潤,地形最好是呈現一定的坡度。將土地整理成條狀分布,每個孔位間隔在12-15厘米左右,一般在2-4厘米深。土層過於薄弱的不適合種植。

施肥

柴胡前期幼苗時不需要追肥,只需在移植時放置少量肥料就好,投放量控制在20克左右,需要均勻的放置在孔位周圍。後續追肥次數偏多,一般追肥3次左右,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分別在出現花蕾、開花、及收穫前一個月時。中間如果突然過於乾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管理

日常田間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項,有病害的植株要及時移除。要防止植株交互長在一起,看到了要及時分開。土壤有積水要立刻排除,防止腐爛植根。在開花前後需要清理雜草和鬆土。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後移栽。大面積生產多用直播,種子發芽率約50%左右,溫度在20℃左右,有足夠的濕度,播種後7天即可出苗,如果溫度低於20℃,則需要10幾天才能出苗。

直播:於冬季結凍前或春季播種。春播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播前應將他先燒透水,待水滲下,坡地稍平時按行距17-20厘米條播。溝深1.8厘米,均勻撒入種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頃用種子22.5千克左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選陽畦,在3~4月播種,條播或均勻撒播。條播行距10厘米,劃小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蓋嚴。稍鎮壓一下,用噴壺酒水,或者先向陽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滲下後再行播種。均勻撤完種子後,再用竹篩篩上一層細土覆蓋畦面,播種畦上加蓋塑料薄膜或蓋上一層草簾,有利於保溫保濕,可加速種子發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時即可挖取帶土塊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後要及時澆水,定植苗生出新報,葉片開始擴展的時候,輕輕鬆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產的關鍵。

病蟲防治

柴胡的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斑枯病,根瘤線蟲病、鏽病、蚜蟲、小地老虎、蠐螬、赤條椿象等。

根瘤病防治應留意排澇,與禾本科作物倒茬種植。藥物防治用多菌靈(50%)600倍液灌根防治。

根瘤線蟲病多發生於新開墾的土地上,整地時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150倍液進行泥土消毒,每畝1—1。5kg。留意解決後半個月再進行播種。

斑枯病,為害葉部,忌連作,用1:1:120波爾多液噴藥防治。

其它病蟲害可用相應的農藥進行防治。

選方

  1. 治感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一枝黃花三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 治頭風;一枝黃花根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 治黃疸:一枝黃花一兩五錢,水丁香五錢)水煎,一次服。《閩東本草》
  4. 治小兒急驚風:鮮一枝黃花一兩,生薑一片。同搗爛取汁,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5. 治跌打損傷:一枝黃花根三至五錢。水煎,二次分服。
  6. 治發背、乳癰、腹股溝淋巴腺腫:一枝黃花七錢至一兩。搗爛,酒煎服,渣搗爛敷患處。
  7. 治癰腫潰後腐肉不脫:一枝黃花二兩,野菊根一兩。醋煎熏瘡口。
  8. 治一切腫毒初起:一枝黃花二兩。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藥汁溫敷患處。
  9. 治咽喉腫毒:一枝黃花七錢。水煎,加蜂蜜一兩調敷。
  10. 治毒蛇咬傷:一枝黃花一兩。水煎,加蜂蜜一兩調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爛敷。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11. 治鵝掌風、灰指甲、腳癬:一枝黃花,每天用一至二兩,煎取濃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時,每天1~2次,七天為一療程。《上海常用中草藥》[1]

主要價值

藥用功效

和解少陽:柴胡苦涼,入少陽經,少陽受邪,邪並於陰則寒,邪並於陽則熱,柴胡為少陽專藥,氣質輕清,苦味最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從外解,故有和解少陽之功效。

祛風除痹:柴胡為風藥,風為百病之長,風去則濕去,故有祛風除痹之功效。若症見肢體重着、肌膚頑麻或肢節疼痛、痛處固定、陰雨則發,可選用柴胡祛風勝濕而除痹。

昇陽舉陷:柴胡能夠升舉脾胃清陽之氣,可用於治療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導致的脘腹重墜做脹,食少倦怠,久泄脫肛,子宮下垂,腎臟下垂等臟器脫垂病症。

舒肝解郁:柴胡辛行苦泄,性散調達肝氣,可以疏肝解郁。可以用來治療肝失疏泄,氣機郁阻所導致的胸肋或者少腹脹痛、情志抑鬱、婦女月經失調、痛經等症;亦可配伍當歸、白芍等治療肝鬱血虛,脾失健運所導致的婦女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脅肋作痛,神疲食少等症。

疏散退熱: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熱,善於祛邪解表退熱和疏散少陽經半表半里之邪。對於感冒發熱,無論風熱、風寒表證,皆可使用。柴胡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常與黃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熱,共收和解少陽子功,若邪在少陽,症狀表現有寒熱往來、胸肋苦滿、口苦咽干、目眩,使用柴胡最為適宜。[2]

常見成藥

藥品名稱:小柴胡顆粒

功效:白雲山小柴胡顆粒源自張仲景《傷寒論》首方--小柴胡湯,具有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的功效。 既能防治感冒、流感病毒,還能提升人體免疫力,對夏季空調感冒、暑熱感冒、腸胃型感冒有明顯的療效。值得注意的是,方中所用為柴胡,並非為上述小柴胡。[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