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梣葉懸鉤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梣葉懸鉤子葉為羽狀複葉,[1]連同葉柄長 10~12 公分;小葉 5~7 枚,有時在花枝上僅有小葉 3 枚,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2~4 公分,寬 1.5~2 公分,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基部銳尖,紙質,不規則鋸齒,表面近似光滑或有稀疏粗毛,背面光滑或有柔毛,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兒於背面隆起且散生鉤刺;葉軸光滑或有毛茸,有針刺;托葉線狀披針形,長 0.8~1 公分;葉柄長約 2 公分,近似光滑,散生針刺。


英文名稱

Aralia-leaf Raspberry

學 名

Rubus parviaraliifolius Hayata Rubus parviaraliifolius Hayata var. laxiflorus Liu & Lu

科 名

薔薇科(Rosaceae)懸鉤子屬(Rubus)

別 名

小梣葉懸鉤子
原圖鏈接

小梣葉懸鉤子,小楤葉懸鉤子、楤葉懸鉤子、花蓮懸鉤子

原產地

台灣固有種。

分布

生於全島低至中海拔約 500~2,000 公尺的山地;南投霧社,清境農場落日步道常見。

用 途

1.地被植物。 2.果實為鳥類及山區小動物的食物。 3.原住民藥用植物:

效用及用法

1.治眼病:取布浸於葉之煎汁內後,敷於患部(新竹州竹東郡 Yoro 社、Kinrowan 社、Sibotuke 社、Taiyakan 社、Taboho 社)。 2.治腫瘍:將葉與斑芝樹(木棉樹)共同搗碎後,敷於患部(高雄州屏東郡 Toa 社)。應用:根行血,和血,利溼。

直立灌木,高可達 2 公尺,全株密被絨毛及鉤刺;小枝條暗紅色,彎曲,光滑無毛,散生有銳鉤刺。

葉為羽狀複葉,連同葉柄長 10~12 公分;小葉 5~7 枚,有時在花枝上僅有小葉 3 枚,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2~4 公分,寬 1.5~2 公分,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基部銳尖,紙質,不規則鋸齒,表面近似光滑或有稀疏粗毛,背面光滑或有柔毛,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兒於背面隆起且散生鉤刺;葉軸光滑或有毛茸,有針刺;托葉線狀披針形,長 0.8~1 公分;葉柄長約 2 公分,近似光滑,散生針刺。

花單生或 2~3 枚呈總狀花序,頂生,徑 1~1.5 公分,白色,花梗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散生小鉤刺或不具鉤刺;花萼杯形,徑 0.5~0.6 公分,光滑至略有腺點;裂片長橢圓狀三角形,長 0.6~0.8 公分,密生有毛茸,先端長尾狀;花瓣闊卵形或長橢緣狀卵形,長 0.8~0.9 公分,寬 0.6~0.7 公分,先端圓;花托略有柔毛;子房多心皮,花柱短。

漿質莓果,果實球形,徑 1~1.5 公分,成熟時呈橘紅色;7~8 月紅熟。

特徵

直立灌木,高可達 2 公尺,全株密被絨毛及鉤刺;小枝條暗紅色,彎曲,光滑無毛,散生有銳鉤刺。葉為羽狀複葉,連同葉柄長 10~12 公分;小葉 5~7 枚,有時在花枝上僅有小葉 3 枚,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2~4 公分,寬 1.5~2 公分,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基部銳尖,紙質,不規則鋸齒,表面近似光滑或有稀疏粗毛,背面光滑或有柔毛,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兒於背面隆起且散生鉤刺;葉軸光滑或有毛茸,有針刺;托葉線狀披針形,長 0.8~1 公分;葉柄長約 2 公分,近似光滑,散生針刺。花單生或 2~3 枚呈總狀花序,頂生,徑 1~1.5 公分,白色,花梗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散生小鉤刺或不具鉤刺;花萼杯形,徑 0.5~0.6 公分,光滑至略有腺點;裂片長橢圓狀三角形,長 0.6~0.8 公分,密生有毛茸,先端長尾狀;花瓣闊卵形或長橢緣狀卵形,長 0.8~0.9 公分,寬 0.6~0.7 公分,先端圓;花托略有柔毛。果球形,徑 1~1.5 公分。


視訊

臺灣懸鉤子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小梣葉懸鉤子. 認識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