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檗,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華西小檗Berberissilva-taroucanaSchneid.等多種同屬植物的根和莖、枝。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用於濕熱泄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癤。[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小檗
漢語拼音:Xiǎo Bò
別名:子檗、山石榴、三顆針、大山黃刺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大腸、心、肝經
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用於濕熱泄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小檗
拼音名: Xiǎo Bò
別名: 三顆針、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黃連、刺黃柏
來源
為小檗科小檗屬植物豪豬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黃連刺B. wilsonae Hemsl.、細葉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黃蘆木(大葉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屬植物其它種的根、根皮、莖及莖皮。春、秋採挖,除去枝葉、鬚根及泥土,將皮剝下,分別切片,曬乾備用。
生境分布
均生於乾燥的山坡或石灰岩地區向陽坡地灌木叢中。
前兩種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及雲南等省。後兩種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內蒙古及寧夏等地。
原形態
- 1、豪豬刺常綠有刺灌木,高1~2米。莖叢生,老枝灰黃色,具槽;幼枝淡黃色,表面散布黑色細小疣點,刺3叉,長2~3.5厘米,粗壯堅硬,形似豪豬刺,故名。葉革質,常5片叢生,披針形或倒披針形以至窄橢圓形,長3~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刺齒。夏、秋開淡黃色花,約15~30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8~15毫米;小苞片3,卵形或披針形;萼片6,花瓣狀,排成2輪;花瓣長橢圓形,頂端微凹;胚珠單生。漿果橢圓形,熟時藍黑色,表面被淡藍色粉,有宿存花柱。種子1粒,橢圓形。(圖107-1)
- 2、小黃連刺落葉或半常綠小灌木,植株較豪豬刺矮。主根粗壯,根皮棕褐色,斷面鮮黃色。枝叢出,多分枝,幼枝紅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3分叉,細瘦,長1~2厘米。葉亦較小,倒披針形至窄倒卵形,長0.8~2厘米,寬0.2~0.6厘米,全緣。春季開金黃色花,3至多朵成密生花簇。漿果圓球形,粉紅色,有宿存短花柱。(圖107-2)
- 3、細葉小檗落葉灌木,高1~2米。根粗大堅硬,金黃色。枝灰褐色,有槽及疣狀突起。刺短小,不明顯,長4~9毫米,分3叉,不分叉或無刺。葉窄倒披針形,長1.5~4厘米,寬5~10毫米,先端急尖,漸尖或有短刺尖頭,基部漸窄,全緣或前部有齒。夏、秋開黃色小花,集成腋生的總狀花序。漿果長圓形,鮮紅色。(圖107-3)
- 4、黃蘆木(大葉小檗) 落葉灌木,高1~3米。枝灰黃色或灰色,微有棱槽,節處有3~5叉的銳刺;葉矩圓形、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漸窄,邊緣有刺狀細密鋸齒,紙質,下面有時被白粉。夏季開淡黃色花,總狀花序。漿果橢圓形,紅色,頂無宿存花柱。(圖107-4)
栽培
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山坡、田埂、庭院四周均可栽種。種子或扦插法繁殖。
扦插宜在春季3月間,將地上枝條砍下,長約1尺,然後按行距3尺,株距5寸插於土中,較易成活。
播種繁殖,江西餘江多在春季清明前後播種,條播,覆土0.5~1.5寸,稍行鎮壓,隨後澆水。當苗高1~1.5尺時即可移栽。
化學成分
小檗屬植物多數含有生物鹼,主要為小檗鹼(berberine,C20H19O5N)。根皮中所含小檗鹼較莖皮為多。
- 1、豪豬刺根含小檗鹼約4.5%,並含有藥根鹼(jatrorrhizine,C20H21O5N)、受巴枯鹼(shobakunine為小檗鹼與掌葉防己鹼的混合物)及九連鹼(julianine,C21H23O4N·CHCL3),另含三種叔胺酚性生物鹼和一種叔胺非酚性生物鹼。
- 2、小黃連刺 莖含小檗鹼。
- 3、黃蘆木 全株含生物鹼。根皮含大量小檗鹼、掌葉防己鹼(palmatine)、非洲防己鹼(columbamine)、木蘭鹼(magnoflorine)、氧基小檗鹼(oxyberberine,C20H17O5N)、受巴枯鹼以及屬於雙苄異喹啉型的生物鹼如刺檗鹼、異刺檗鹼、黃蘆木鹼(berbamunine,C36H40O6N2)等。莖含小檗鹼、木蘭鹼、氧基小檗鹼、藥根鹼、黃蘆木鹼及受巴枯鹼等。葉、花及未熟的果實也含小檗鹼。花尚含刺檗鹼及揮髮油。皮含受巴枯鹼。
藥理作用
- 1、本植物主要含小檗鹼,其藥理作用可參閱黃連中的小檗鹼的藥理。
- 2、抑菌試驗:
- ①大葉小檗對多數細菌均有抑制乃至殺滅作用,易感的微生物很廣泛,有痢疾桿菌、各種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各種結核菌、百日咳嗜血桿菌、枯草桿菌、流感桿菌、炭疽桿菌、大腸桿菌、利什曼原蟲、阿米巴原蟲、鈎端螺旋體等。
- ②豪豬刺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副傷寒,消化不良,黃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腎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支氣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
內服3~5錢;外用適量,研粉調敷。
製劑
1%鹽酸小檗鹼注射液:
- ①鹽酸小檗鹼提取:取小檗(狗奶子)根,粉碎,加3~4倍量0.5%的硫酸水溶液,浸漬24小時,時時攪拌,浸液濾過,濾液加石灰乳至ph9~10,放置8~10小時,濾取上清液(沉澱為雜質),加入其總量5~6%的食鹽,靜置8~10小時,棄去上清液,濾取沉澱(為粗製小檗鹼)。沉澱物加沸水溶解,趁熱過濾,向濾液中加鹽酸至ph2,析出鹽酸小檗鹼結晶,過濾,以少量水洗去多餘的鹽酸後,抽乾,80℃乾燥即得較純的鹽酸小檗鹼。將鹽酸小檗鹼溶於熱水中,加2%活性炭,趁熱過濾,向濾液中加鹽酸至ph2,即析出更純的小檗鹼,過濾,以少量水洗去過量鹽酸,於80℃乾燥,加精緻後的純度仍不合格,可重複上述精緻操作1~2次。
- ②配製:取精緻品鹽酸小檗鹼1克,加注射用水至100毫升,過濾,灌封,滅菌。
複方
- 1、細菌性痢疾,胃腸炎:①小檗5錢,水煎服。②3%小檗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 2、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扁桃體炎,早期乳腺炎,泌尿系感染,傷口感染:1%小檗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 3、副傷寒:小檗4斤,切碎,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每服70~100毫升,日服2~3次。
- 4、慢性氣管炎:小檗1兩,桑皮5錢,麻黃4錢,桔梗3錢(一日量)。製成浸膏片18片,分3次服。10天為一療程。
備註
同屬植物均同作小檗(三顆針)入藥。習用者有如下數種:
- 1、直序小檗Berberis dasytachya Maxim.幼枝常帶紅色,老枝灰黃色,有稀疏細小疣狀突起。葉近圓形、矩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6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圓或鈍,基部圓形,邊緣亦有刺狀細密鋸齒,質厚,下面無白粉。總狀花序直立,細瘦,連總梗長6~7厘米。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河南等省區。
- 2、刺黑珠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幼枝淺紅色,老枝深紅色。刺堅硬,有槽。葉矩圓狀橢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邊緣有刺狀齒,革質。花簇生。漿果矩圓形或矩橢圓形,黑色、無白粉。分布於湖北、四川、貴州等省。本品莖含小檗鹼。
- 3、長葉小檗Berberis virgetorum Schneid.枝灰黃色,略有稜角;刺不分叉,有槽,長1~2.5厘米。葉矩圓狀菱形,長3.5~10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微鈍,基部漸窄成葉柄,全緣或有時略成波狀,下面有白粉。花序總狀。漿果無宿存花柱。分布於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其根含小檗鹼約1.52%,莖、枝約含0.98%。
- 4、石妹刺(大黃連刺)Berberis pruinosa Franch.枝刺粗壯,長達4厘米,葉橢圓形或矩圓形,長3~5厘米,寬1~2厘米,葉緣有刺狀齒,下面灰白色。漿果灰藍黑色,有白粉。分布於雲南省。
- 5、毛葉小檗Berberis brachypoda Maxim.小枝黃灰色,有柔毛,刺常3叉。葉簇生,倒卵形至橢圓形,長3~8厘米,端尖,緣有密刺齒,兩面均有柔毛,下面更密。穗形總狀花序直立,與葉等長。漿果血紅色,稍有粉。分布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
- 其他,尚有刺紅珠Berberis dictyophylla Franch.(貴州)及其變種Berberis dictyophylla Franch. var. eprunosa Schneid.(西藏);雞腳刺Berberis chengii Chen(湖南、廣東、雲南);昆明雞腳黃連Berberis kunmingensis C. Y. Wu(雲南);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新疆);尖葉小檗Berberis subacuminata Schneid.(四川);刺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東北、湖南、廣東);錐花小檗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甘肅);歪頭小檗Berberis diaphana Maxim.(甘肅);甘肅小檗Berberis kansuensis Schneid.(甘肅)等亦供藥用,功效相似,品質的好壞,視小檗鹼含量多少而定。一般以根黃色而味苦者為佳。[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複方
- ①治濕熱痹痛: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皮肉適量,水燉服。
- ②治瘰癧: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或調酒服。
- ③治燥熱唇舌破爛:小檗干樹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④治瘡癤腫痛:三顆針,水煎服,並作局部濕敷。(《常用中草藥圖譜》)
- ⑤治乳癰: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瘦肉適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細葉小檗全草煎製成膏後壓片,每片重0.23克,相當於生藥10克。每次5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連續三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共治288例,近期控制28例(12.3%),顯效89例(39.03%)。實踐證明,對鎮咳、止喘、祛痰、消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其中尤以消炎作用較好。服藥後80%病人反映食量增加,精神及睡眠好,無副作用。
- ②治療小兒肺炎
從細葉小檗提取黃連素製成注射液,供靜脈注射,每日1~3毫克/公斤體重,有明顯的抗菌、抗感染及退熱作用。治療119例,痊癒21例,顯效37例,好轉49例,有效率為89%。用藥後一般均在48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症狀好轉,食慾增進。但有少數病人在靜注過程中有心慌、出汗、面白及嘔吐等反應,停止注射,休息10分鐘,症狀即可消失。
- ③治療痢疾、腸炎
用細葉小檗根提取的小檗鹼(粗製品)製成膠囊,每粒含0.2克。每次1粒,日服3次,首次倍量,小兒減半。試治10例,一般在服藥後第2天症狀消失,第3天大便化驗恢復正常。
- ④試用於消除流腦的帶菌狀態
取細葉小檗根2兩(先去其外皮),用水浸泡一晝夜,加水500毫升,熬成200毫升,使用前調整pH在7.0左右,用於滴鼻,每日2次,每次每鼻孔2~3滴,連滴3天。滴藥前。清除鼻涕,頭往後仰,藥液滴入後以咽間有感覺為準。觀察61人,投藥前帶菌數19人,投藥後帶菌敷降至3人。但觀察病例較少,共穩定性有待進一步證實。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