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燕子(孫敢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燕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小燕子》中國當代作家孫敢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燕子

春風吹來,路的兩邊,柳樹輕輕舞動着細嫩的枝條,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給春天帶來勃勃生機。太陽把大地曬得熱氣騰騰,萬物復甦的季節來到了,各種鳥類回到了北方,我特愛聽小燕子嘰嘰喳喳的叫聲,像清脆的音樂,來到我們的家園

每年的四、五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小燕子,就從南方飛到了北方安家落戶。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土坯房居多,天氣炎熱時,便打開窗戶,散髮屋子裡的潮氣,保持屋內空氣流通。這時候小燕子就會成群結隊,在房前飛來飛去,窗戶一打開,就會乘隙而入,尋找安家之處。

兩隻小燕子會結成一對恩愛夫妻的,在屋子裡飛來飛去,尋找有凹凸不平的房梁,作為築巢的落腳點,這樣建造的巢穴才能堅固耐用。在農村有這樣的諺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家家戶戶都把它當作吉祥鳥。從不會有人把它們趕出去的,或傷害它,關係相處非常融洽,所以小燕子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選擇好築巢的點,為了繁衍後代,就開始築巢了,天朦朦亮兩隻小燕子,不辭辛苦地從遠方河邊或水坑旁,叼草和泥,一口一口地粘在一起,一刻也不想休息,一天從早忙到晚。那真是忙壞了腿,累壞了嘴,折斷了翅膀也不後悔的精神,經過七八天左右,一個完整的巢穴就建成了。

巢築好後,兩隻小燕子就開始下蛋孵化了,一般下5一6個蛋,經過兩個小燕子,半個月的時間,不辭辛苦,不分晝夜,精心的孵化,可愛的小寶寶就出殼了,看着它們常常露出小腦袋,毛茸茸的可愛極了。

為了撫養小寶寶,天還沒有亮,它們就出去尋找食物,找蟲子,無論颳風下雨,電閃雷鳴,都不會影響他們外出的。它們分工明確,一個守護在巢旁,另一個出去找食物,互相換班,生怕窩裡的寶寶有些閃失。這時候屋子裡就熱鬧起來了,小燕子把蟲子叼回來,寶寶都會伸出小腦袋,張着小嘴,嘰嘰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說「謝謝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它們會按照順序去餵食的,不會落下一個孩子,讓每個寶寶茁壯成長。

時間過的好快呀,轉眼經過26天了,精心的撫養,小寶寶的羽毛漸漸地長齊了,小燕寶寶,終於長大了,可以跟爸爸媽媽闖天下了,可以在藍天白雲下,自由自在的飛翔,聽着嘰嘰喳喳的叫聲,真為它們辛勤的付出,獲得一家其樂融融的樣子,高興而自豪啊![1]

作者簡介

孫敢軍,網名,星辰,1969年生,黑龍江省青岡縣人,農民,小學文化,喜歡用笨拙的筆,記錄生活的精彩,往事回味,有多篇作品發表在網絡和刊物,遠方詩歌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