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瘡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小瘡菊

小瘡菊(學名:Garhadiolus papposus Boiss. et Buhse)是菊科小瘡菊屬植物,基生葉倒披針形、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15厘米,寬0.5-3厘米,舌狀小花黃色,舌片頂端5齒裂,生長於海拔680米以上的平原或低山地區,分布於中國新疆、伊朗、高加索等地。

  • 中文名小瘡菊
  • 拉丁學名Garhadiolus papposus Boiss. et Buhs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舌狀花亞科
  • 族菊苣族
  • 屬小瘡菊屬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伊朗、高加索
  • 亞 族貓兒菊亞族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30 (40)厘米。主根直伸,纖細或極纖細。莖直立,自下部或基部分枝,全部莖枝被白色柔毛或無毛,有時雜以稠密或稀疏的硬刺毛。基生葉倒披針形、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15厘米,寬0.5-3厘米,大頭羽狀淺裂或深裂或邊緣齒缺,基部漸狹成長達2厘米的葉柄,側裂片2-5對,最下部的側裂片小,鋸齒狀,上部的側裂片大,三角形或橢圓形,頂裂片三角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急尖或圓形,全部裂邊緣或下部邊緣或僅一側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鋸齒,但側裂片邊緣鋸齒常不明顯。莖生葉少數,與基生葉同形或長橢圓形,等樣分裂或不裂。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含少數小花,單生於枝端或枝叉處,花序梗極短或無花序梗。總苞短圓柱狀,長6-9毫米;總苞2層,外層極小,不明顯,內層線狀披針形,長6-9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漸尖,外面被稠密硬毛,極少無毛,果期變堅硬,並向內彎曲包圍外層瘦果。舌狀小花黃色,舌片頂端5齒裂。瘦果圓柱形,彎曲,向下漸增粗,內面的瘦果頂端漸狹成細長喙,喙頂有白色的毛狀短冠毛,冠毛長短不等,長達1.5毫米,外面的瘦果頂端漸細,有小鋸齒狀或流蘇狀短冠毛,冠毛長達0.2毫米。全部瘦果上部被白色貼伏的短糙毛。花果期4-6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80米以上的平原或低山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新疆博樂沙灣瑪納斯、昌吉、烏魯木齊、阜康、奇台、木壘、霍城、伊寧、新源、鞏留)。伊朗、高加索也有分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