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百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百合(學名:Lilium nanum Klotz. et Garcke):鱗莖矩圓形,高2-3.5厘米,直徑1.5-2.3厘米;鱗片披針形,鱗莖上方的莖上無根。莖高10-30厘米,無毛。葉散生,條形,6-11枚。花單生,鐘形,下垂;花被片淡紫色或紫紅色,內有深紫色斑點;蜜腺兩邊有流蘇狀突起。蒴果矩圓形,黃色,棱帶紫色。花期6月,果期9月。[1]

生山坡草地、灌木林下或林緣,海拔3500-4500米。產中國西藏、雲南,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小百合鱗莖矩圓形,高2-3.5厘米,直徑1.5-2.3厘米;鱗片披針形,長2-2.5厘米,寬5-8毫米,鱗莖上方的莖上無根。莖高10-30厘米,無毛。葉散生,條形,6-11枚,長4-8.5厘米,寬2-4毫米,近基部的2-3枚較短而寬。

花單生,鐘形,下垂;花被片淡紫色或紫紅色,內有深紫色斑點;外輪花被片橢圓形,長2.5-2.7厘米,寬1-1.2厘米;內輪花被片較外輪稍寬,蜜腺兩邊有流蘇狀突起;雄蕊向中心靠攏;花絲鑽形,長1-1.2厘米,無毛;花葯橢圓形,長約6毫米;子房圓柱形,長1厘米,寬3-6毫米;花柱長4-6毫米,柱頭膨大,徑3-4毫米。

蒴果矩圓形,長2.8-3.5厘米,寬2-2.5厘米,黃色,棱帶紫色。花期6月,果期9月。

產地生境

產中國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生山坡草地、灌木林下或林緣,海拔3500-4500米。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分布。

主要變種

黃花小百合(變種)

Lilium nanum var. flavidum (Rendle) Sealy

該變種與小百合不同在於花黃色。

產中國西藏(東南部)和雲南。生於海拔3800-4280米的林緣或高山草地。緬甸也有分布。

短花柱小百合(變種)

Lilium nanum var.brevistylum Liang, var. nov. in Addenda.

該變種與小百合的區別在於花黃色,微紫;花柱短,長約1毫米;花絲短於子房;鱗片帶紫色。

產中國西藏(察隅)。生林緣,海拔4280米。

生長習性

自然原生狀況下,百合是落葉植物,主要於嚴寒, 短日, 缺乏液態水的冬季休眠。 夏季短暫休眠後,秋季萌芽形成基生蓮座葉叢,越冬後莖伸長開花。夏末時種子成熟。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百合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如果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為5.5-6.5。

繁殖方式

繁殖有分球繁殖 ,鱗片扦插 、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播種

播種法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 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可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

鱗莖

如果需要繁殖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穫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沙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扦插

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於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莖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乾,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左右的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溫度宜保持18℃左右,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溫度宜保持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基部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離下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護。

分珠

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叫「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

栽培技術

土壤

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於耗能多,操作麻煩,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 40%的福爾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藥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千克/平方米,潑灑後用塑料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曬10-15天後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克/平方米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解凍

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後立即打開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後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用清水沖淨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後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於促發新的基生根。

貯存

解凍後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只能存放兩周;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周,同時必須打開塑料薄膜包裝。

密度

春季和夏季定植,種植深度要求鱗莖頂部距地表為8-10厘米,冬季為6-8厘米。種植密度因品種、鱗莖大小和季節因素而有所不同。春季和夏季,可植密一些,冬季陽光較弱應植稀些。

溫度

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切花,溫室的溫度控制十分重要。在定植後的3-4周內土壤溫度必須保持9-13℃低溫,以促進生根。溫度過低會不必要的延長生長期限,而溫度高於15℃,則會導致莖生根發育不良。這些莖生根很快會代替基生根為植株提供90%的水份和營養,所以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莖生根的發育狀況十分關鍵。生根期過後東方百合的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5-25℃,若白天溫度過高則應以通風、遮蔭來降低溫度;若夜溫達15-25℃,則百合切花花莖短,花苞少,品質降低,此時用赤黴素溶液噴澆植株以增加花莖長度的方法,具體用量因不同的生長期,不同環境溫度而有所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可少些,後期可多些。國內的日光溫室冬季溫度普遍會延長百合的生長期,並嚴重影響切花的品質,應增加調節溫度的手段。

濕度

定植前的土壤濕度為握緊成團、落地鬆散為好。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定植前,如有條件應澆一次冷水,以降低土壤溫度。定植後,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和種球充分接觸,為莖生根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後的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標準,即手握一把土成團但不出水為宜。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濕度以80%-85%為宜,相對濕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否則可能發生葉燒。

肥料

開花百合球生長的前期主要消耗自身鱗片中貯存的營養,因此定植前不需加過多底肥,定植一個月以後,可視土地肥力追施一些肥料。百合對鉀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可按N- P2O5-K2O=14∶7∶21的比例配製復混肥料。按每畝每次10千克追施,每10-15天一次,直至採花前3周。同時也應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鐵、硼、鋅等。

光照

光是控制質量的重要條件,百合花芽發育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百合落芽,葉色、花色變淺,瓶插壽命縮短。在中國北方冬季種植百合,由於受玻璃或塑料膜等保溫材料的影響,約有25-30%的陽光被遮擋,所以除了要保持玻璃及塑料膜表面清潔,使之透光良好外,有些品種還需進行補光,補光可用白熾燈。在好的現代溫室中應使用園藝用高壓鈉燈。夏季生產百合還要避免強陽光直射,一般用遮陽網遮蔭.亞洲和麝香百合遮光40%,東方百合遮光50%。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對百合的生長和開花有利。晴天上午的8-10點,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以增加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可用其它方法,例:每隔15-20米懸掛一個塑料桶(桶到地面的高度為1米),桶內裝好20%的碳酸氫鈉(家庭常用的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溶液,然後逐漸將配好的10%的稀硫酸溶液分3-4次倒入各塑料桶內,碳酸氫鈉同硫酸發生反應便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60米長,7 米寬的日光溫室需1.7公斤純碳酸氫鈉和1公斤濃硫酸(濃度為98%)。

切花採收

採收

至少有2-3個花蕾透色以後再採收。過早採收影響花色,花會顯得蒼白難看,並且一些花蕾不能開放。過晚採收,會給採收後的處理與包裝帶來困難,花瓣被花粉弄髒,而且已開放的花會釋放乙烯,大大縮短花的保鮮期。

處理

採收後,去掉下部10厘米的、葉子,然後分級和綑紮。以10厘米一個等級為宜。綑紮在一束中的百合,最長枝與最短枝最好不超過5厘米,花頂部對齊。

儲藏

綑紮後的百合應立即放入清潔的、預先冷卻的水中,再放進冷藏室,水和冷藏室的溫度最好為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