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綠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綠鳩
Black-chinned Fruit-Dove

Francesco Veronesi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Ptilinopus leclancheri

目/科/屬  鴿形/鳩鴿/果鳩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6-28cm/153-174g

別名:黑頦果鳩,雌雄相異。虹膜紅色。嘴黃色、下嘴基紅色斑。腳紫紅色。

臺灣亞種taiwanus

  • 雄鳥
  1. 頦黑色。頭、頸至上胸白色。
  2. 體背及尾羽翠綠色,翼黑色,尾羽末端灰綠色。
  3. 腹灰綠色,胸腹中間有紫褐色寬橫帶。
  4. 尾下覆羽栗褐色。
  • 雌鳥似雄鳥,全身為綠色調,體上自頭頂至背為翠綠色,額、喉及體下為灰綠色,胸腹中間無紫褐色寬橫帶。

棲地&習性

棲息低海拔熱帶林,至少在700 m處有茂密的次生植物。

性羞怯,單獨活動。

取自樹枝的水果為食。

繁殖

在4月的呂宋島和4月和6月的北卡米金島上發現了帶有蛋的巢。在灌木喬木中常見的鴿子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發出低沉再逐漸上揚重複的之鳴聲,"嗚啊、嗚啊、嗚啊"。

外觀相似性

雌鳥與綠鳩紅頭綠鳩雌鳥相似,但體型較小,色澤較鮮翠綠,嘴黃,尾下覆羽栗褐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R. l. taiwanus (Ripley, 1962) –台灣(主要在南部)。
  • R. l. longialis (Manuel, 1936) –蘭嶼(台灣東南部以外),Batan,Calayan和Camiguin Norte(北菲律賓)。
  • R. l. leclancheri (Bonaparte, 1855) – 菲律賓群島(N isles, Calamian Group,巴拉望島,巴西蘭蘇魯群島除外)。
  • R. l. gironieri (J. P. Verreaux & Des Murs, 1862) – 菲律賓西南部:Calamian Group,(Calauit,Busuanga和Culion)和巴拉望[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屏東縣的小綠鳩(2016-03-01)
Black-chinned fruit dove 小綠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