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角茴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花角茴香 |
中文學名:小花角茴香 拉丁學名:Hypecoum parviflorum Kar. et Ki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罌粟目 科:罌粟科 屬:角茴香屬 |
小花角茴香,罌粟科、角茴香屬,一年生草本,矮小,常呈灰綠色,無毛,具微透明的液汁。莖直立,具分枝,分枝直立至平臥。基生葉近蓮座狀,二回羽狀分裂,具葉柄。花小,種子多數,卵形.表面具小疣狀突起,稀近四棱形並具十字形的突起。生長在平原荒漠或石坡上。
基本內容
- 中文學名: 小花角茴香
- 界: 植物界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罌粟目
- 科: 罌粟科
- 族: 角茴香族
- 拉丁學名: Hypecoum parviflorum Kar. et Kir.
- 門: 被子植物門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亞 目: 罌粟亞目
- 亞 科: 角茴香亞科
- 屬: 角茴香屬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主根細圓柱形,長8-10厘米,粗1-2毫米。花莖多數,圓柱形,粗1-1.5毫米,二歧狀分枝。基生葉多數,葉片輪廓狹倒卵形,長5-7厘米,二回羽狀細裂,小裂片線形,長0.3-1厘米,寬約1毫米,先端急尖,背面具白粉;葉柄扁平,基部具鞘。花小,排列成二歧聚傘花序;苞葉細裂,無柄;花梗長0.5-1.5厘米,花後下垂。萼片寬卵形.長1-1.5毫米;花瓣黃色,外面2枚寬橢圓形,長約5毫米,全緣,裡面2枚3裂,裂片近相等,中裂片匙形,具金黃色流蘇狀緣毛;花絲長約3毫米,扁平,寬約0.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狹圓柱形,長約4毫米,花柱短,柱頭2深裂。蒴果下垂,圓柱形,長4-5厘米,兩端漸狹,在外表皮下具關節,成熟時在關節處分離成數小節,每節具1種子。種子卵形,長約2毫米,具小疣狀突起。花果期5-8月。[1]
地理分布
產新疆南北各地,生於平原荒漠或石坡。印度、伊朗、中亞和俄羅斯酉西伯利亞有分布。
相關物種
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
細果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 & Thoms.
參考文獻
- ↑ 藏藥角茴香及同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天津中草藥雜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