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茄,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小茄Lysimachia deltoidea Wight Var. cinerascems Franch.的全草。分布於貴州等地。具有祛濕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關節風濕痹痛,腹痛。

形態特徵

莖細弱,四棱形,常自基部分枝成簇生狀,初傾斜,後匍匐伸長,高7-15 (30) 厘米,節間長2-5厘米,密被灰色多細胞柔毛。葉對生,闊卵形至近圓形,長1-2.5厘米,寬7-20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截形,兩面被柔毛,密布半透明腺點,干後腺點呈粒狀突起,側脈2-3對,纖細,網脈不明顯;葉柄長2-5 (10) 毫米,具草質狹邊緣。花單生葉腋;花梗長3-8毫米,果時下彎;花萼長3-4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背面被毛,果時增大,長7-8毫米;花冠黃色,直徑5-8毫米,與花萼近等長,裂片三角狀卵形,通常具透明腺點;花絲長2-3毫米,基部合生成淺環;花葯卵形,長約1毫米;花粉粒具3孔溝,近長球形[ (31-33) ×(24-25) 微米],表面具網狀紋飾;子房被毛,花柱長2-3毫米。蒴果近球形,褐色,直徑3-4毫米,頂部被疏長柔毛。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於貴州等地。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大寸金黃、小寸金黃各一兩,泡酒。治巴骨癀。用時將藥酒盛於碗中,點燃,用手快蘸藥酒,揉搽患處。如已潰爛,則用大、小寸金黃共搗絨,加酒少許,敷患處四周。」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甘,性平。

歸經

歸脾、膀胱經。

功效

祛濕止痛。[1]

主治

用於關節風濕痹痛,腹痛。

相關配伍

1、治巴骨癀:小寸金黃、大寸金黃各一兩,泡酒。用時將藥酒盛於碗中,點燃,用手快蘸藥酒,揉搽患處。如已潰爛,則用大、小寸金黃共搗絨,加酒少許,敷患處四周。

2、治腹痛:鮮小寸金黃一兩。嚼吃。

3、治風濕關節痛:小寸金黃一兩,藤烏三錢。酒泡服。(1-3方出自《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克。外用: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