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谷圍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小谷圍街道

所屬地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小谷圍街道,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地處番禺區北部,東與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相鄰,南隔瀝滘水道與南村鎮新造鎮相望,西鄰洛浦街道,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0.1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142550人。 1987年,現小谷圍街道境域屬新造鎮;2004年8月,新造鎮分設小谷圍街道。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谷圍街道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大學城中心大街南28號。小谷圍街道是廣州大學城的所在地、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的核心區。 2019年,小谷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9億元,同比增長9.9% 。 [1]

目錄

位置境域

小谷圍街道地處番禺區北部,東與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相鄰,南隔瀝滘水道與南村鎮新造鎮相望,西鄰洛浦街道,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0.15平方千米。

人口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有131470人,其中男性73087人,女性58383人;家庭戶戶數4610戶,家庭戶總人口男性4922人,女性4953人;0-14歲1784人,15-64歲128715人,65歲及以上971人;居住本地、在本地人數57810人 。 截至2019年年末,小谷圍街道總人口約24.05萬人,其中高校教職工約2萬人、大學生約18萬人、村民約1.5萬人、來穗人員約2.54萬人 。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142550人,占番禺區總人口的5.36% 。 2021年,小谷圍街道戶籍總人口為41539人,其中男性20200人,女性21339人,均為城鎮人口;出生人口304人,出生率為6.67%;死亡人口87人,死亡率1.91%;自然增長人數217人,自然增長率為4.76%;共有8580戶,人口密度為2061人/平方千米。

經濟

2019年,小谷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9億元,同比增長9.9% 。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5月,小谷圍街道為廣州大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大學10所、中學1所,小學3所,有公辦幼兒園3所。

文體事業

2019年,小谷圍街道社區教育活動獲得番禺區社區教育先進;大學城樵夫公益文化推廣中心被評為區AAA級社會組織;小谷圍街道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貝崗村、南亭村游龍隊在「禺山杯」「蓮花杯」龍舟賽活動中獲得彩龍競艷一等獎 。 截至2023年10月,小谷圍街道共有小谷圍街文化站(小谷圍街穗石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北亭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南亭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貝崗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星匯社區綜合性服務中心5個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圖書分館1個圖書館 。

科學技術

截至2020年12月,小谷圍街道有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117個(其中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相關的實驗室有29個)、工程技術類研發中心149個、相關重點企業22家(其中與大數據、軟件信息服務業關聯的有15家)。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10月,小谷圍街道有三級甲等醫院1所,設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10所高校及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皆設有校辦醫院或醫務室,7所民辦醫療機構。

社會保障

2019年,小谷圍街道全年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成立小谷圍街慈善會,籌措愛心捐款近266萬元,發放救助援助資金88605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服務15834人次。建成長者飯堂4個,配餐服務惠及23237人次 。 2022年,小谷圍街社工服務站累積開展常規服務84場,小組20個120節,工作坊2個6節,社區活動67場,專業個案50個271節,探訪1587人次,電訪1082人次,兜底人群跟進服務4349人次,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的志願者1047人次,志願服務時數3444.5小時。另協助及參與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流調等,防疫服務達40.2萬人次。社工站全年總計服務約41萬人次。2022年全年共服務特殊困難群體達4349人次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