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鎮秋韻(韓劍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鎮秋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小鎮秋韻》中國當代作家韓劍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鎮秋韻

柳城的秋色別有一番殘缺的靜美。西溪邊種的一直是柳樹,不知是什麼時候種下的,在下橋頭的溪邊還殘存着幾棵,已經老的不成樣子,樹身歪歪斜斜,長滿了青苔,還有經年的瓦松,一律斜斜地向溪水的方向延伸着,枯死的枝條直直地指向天空。偶爾有松鼠在枝間歡跳着,一眨眼便躍進了秋色。

太平街上原來種的是梧桐樹,幾年前街道改造,改種了銀杏,還有一些欒樹。葉子枯黃得斷斷續續,有些開始泛黃,有些還是鬱鬱蔥蔥,伴着荷花造型的街燈。我單位的門口還保留着梧桐,一年復一年斷枝又長新枝,枝上的梧桐葉有了些蕭蕭瑟瑟的味道,這可以從樹葉漸變的臉色看得出來。

在某天的某個時刻,窗外的落葉,可能在一場子夜的秋風中開始飄移,誰都沒有看見。它預示的不僅是盛夏的凋零,繁華熱鬧蟬鳴的離去,更是秋風一陣催着一陣把一抹一抹燦爛過的生命悄悄帶走,這是秋天的使命。杏葉終要蕭索成一片金黃,朋友圈有人已提前去新宅的三坑口看尚未成熟的杏葉,杏葉開始三三兩兩飄落,大部分還在等着那陣催它們回到大地有點涼的秋風。

天上的月很圓,有些清冷,月邊的雲高遠疏朗。一江溪水流淌,依舊是悠然流逝的時光。終究是到了蕭蕭的季節,氣溫的反差一天天加大。薄薄的衣褲已抵擋不住直吹過來的江邊寒風。什麼時候落下來的第一片葉子,在一陣一陣的風中開始啟程,如曾經滿田畈追着荷花的白鷺,漸漸地離開了繁花搖曳的荷塘,飛向我不知道的遠方。但樹葉飛不遠,離開了樹枝,搖搖晃晃半天,也生不出翅膀,一陣風吹來,它有些欣喜,眼睛看着深邃的藍天,正好又有一群白鷺沿着天上的路向遠方飛去,它們今年是不準備回來了。秋思,是留給聽雨的人兒的,它們直接飛向詩和遠方,留下幾隻守住這個田野就行。

風過了,另一陣風還在遠處,樹葉無奈地看着白鷺消失在天的路上。盤旋着下落,於是,落在了地上,落在了停在樹下的車頂上,落在車的前擋風玻璃上,落在匆匆的行人上。等另一陣風來時,它們朝着風的方向聚集在一起,挨挨擠擠重重疊疊,從街道的這頭望到街道的那頭,躲着的樹葉比站着的人多。

去年的一個清晨,一夜之間,那些杏葉似商量好了,把站在街道上的一切全鋪得厚厚實實,金黃金黃,給了小鎮的人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美得讓人不忍拂掃,小孩子一腳一腳輕輕地踩上去,雙手捧起來,撒向天空,看着它們又一片片地飄落。

每年的仲秋時節,我都會上荷田去走一走。小鎮的郊外四周都是很大片的荷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是,方圓十里。看殘莖卷葉,品秋水寒煙,在殘存的色彩里凝思,在無邊的蕭瑟中感悟時光的消退和歲月的冷寂。素煙遮眼,冷清凋落,平靜的田野,風一動,塔鈴聲聲離殤,滿田殘荷靜掩捲曲的秋影,佛曲的吟詠中又有些細語輕吟生命輪迴的味道。剛剛過去的盛夏時節,荷花一開,引得無數的人不計路程前來觀賞領略它的風姿,花開灼灼,嬌艷奪目,詩意出一田滿滿的幸福笑臉。

有暖色就有冷色,不會一直是中間灰,「幾番人間冷暖色,皆化作風中飄搖。」我拍過不少殘荷的圖片,用的是帶着點清冷的灰調。說是詠秋,卻只能在留下頹傷的葉脈里找尋一種淡定從容;說是殘韻,秋的味道就在一個殘字裡面,如同維納斯的殘臂,無論如何去續接,伴着的似乎是更加的殘缺。眼眸里充滿的氣息皆是秋色秋意殘喘蔓延在田野的聲影,這世上萬物皆不能圓滿,有殘意才是最完美最靈動。

看慣了荷在秋天褪卻繁華之後的枝葉,又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去細數荷塘里那些時光留下的痕跡。纖纖弱莖,支撐着黃褐色的葉子,在靜謐的水中勾勒出來的抽象幾何圖形,顯得那麼靜美,恍如是一個盛裝的女子卸下妝容後在悄悄地做一場安睡的夢。望着塘中那日漸枯黃的荷葉,有蓮蓬或無蓮蓬的莖杆痴痴直立的神情,我又有所期待,只要那風一過,鈴一動,葉一搖的瞬間,心仿佛被牢牢的牽扯住,靜靜的,悄悄的,勾起了殘荷的前世舊夢。此景,不是凋零,陽光下,佛曲里,倒覺得這是荷冷峻地對着生命在沉思。是的,落葉離開樹枝,殘荷佇立於秋野,都是一種殘韻的流淌。純情的生命總是讓人記憶深刻,來去都是自然,不必悲哀,淡然面對,心裡清楚枯萎也是一種生命的優雅,一種洗盡鉛華的優雅,一如街角滿頭銀髮淡泊的老人。

獨自靜靜地走在荷田,踩着田埂上有些枯黃的狗尾巴草,眼前虬枝、枯荷,殘韻,寂靜與安詳已經蔓延和遺留在荷田之上,看上去有些悲涼,那些清晰的殘痕,乾枯的莖葉,不知是在向誰訴說,抑或是在向我描繪它曾經的容顏。留下薄薄如蟬羽般幾近透明的脈絡,和依然挺拔的身姿,淡然無波的水面,遺世獨立的畫面,有一點滄桑之美。韻味猶存,不失蓮的 「出淤泥而不染,灈清蓮而不妖」的意韻,清潔濯目。這殘荷溫潤着風弦,優雅依舊留在荷田。在最深的心底一直矛盾着,我是真心不願意去觸碰那殘涼的痕跡,卻又在恬淡的景色里,感受它屹立不倒的堅強,這是生命的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人生的格調,高貴的精神值得人仰視,更可以催人深思。

寂靜中,江下村公路邊寨牆外那棵柿子落葉了。果子在秋風中紅了許多,像一個個掛着的紅燈籠。儘管白霜還未上到枝頭,路邊的野菊花還在一朵一朵地開放。有殘弱在消失,就有堅強在抗爭。寒風瑟瑟摧殘出冷靜、蒼涼的壯美,與絢麗之極的荷田相比,我其實更喜歡現在的清淨。那時荷田裡的人太多,花太繁,人們更多地喜歡它在最美麗時刻的綻放,一旦凋落,曾經的車水馬龍便門可羅雀。

有時候想,人生也是一場修行。在秋天看到生死離別是生命的一種常態,繁華或是蕭瑟都有自己的風姿風骨。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眼裡的景色是無需別人懂的,也不要輕易去評論別人,只要靜靜地欣賞着,不傷感就可以欣慰。

穿過新建的太平門,旁邊的空地上,茶籽、山豆、生薑,都是些忙着曬秋的人。今天,又是獨自一人踩着落葉,沿着殘秋的痕跡,尋找着遺落在秋天的韻味,和那些殘缺的美。靜靜地走着,不敢高聲言語,不敢放重腳步。寒凝的葉,摧殘的莖,荷田沒有了人的喧鬧和鷺的嬉戲,只有獨自行走的我和那些殘缺的荷葉。那些倒伏在土地又倔強地支撐在水面的莖杆,在不可能折回的歲月里,在秋日的暖陽下,它們枕着流動的雲朵美美地做着誰也不知道的夢。

我默默地凝視着它們殘存在一方天地間靜美的韻味,輕輕地走過,遠處隱約傳來山寺悠長的鐘聲。[1]

作者簡介

韓劍鋒,男,愛好攝影、寫作,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