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院札記(高莉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院札記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小院札記》中國當代作家高莉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院札記

已經數不大清宅在家多少天了,路邊的蠟梅花開了又謝了。

櫻花在一夜之間,被早春的急雨洗盡紅妝,只剩下半樹似白非白、若粉未粉的花朵慘澹地掛在枝頭。

在家的日子麵粉被玩兒壞了、席夢思睡陷了一圈,葛優躺也從初級版自動升級到了白金版。能炒的菜被炒了個遍,就只剩下吵架了,兩個人說話的音調一不留神就從低音部竄到高音區,再發揮可能還會有重金屬伴奏。

出門暫時無望,日子還得打發,溜到山中去看看風景。

河岸邊的垂柳忙着抽芽發葉,還忙着在風中輕舞纖臂。豌豆花像正長的少女,一天一個樣的往上竄,淡紫的花莢招惹着一群群蜜蜂在葉間飛進飛出。油菜花已後來居上的氣勢鋪展開來,金黃炫目的花叢當仁不讓的霸占了C位。

看了兩天風景,總得找些事兒做才好打發時間。先生提議去找些樹種在院子裡吧,這個主意貌似還行,種點什麼呢?合計了一番,先在牆角種幾棵竹子吧,這倒頗合我的心思。說動就動,上山尋竹子去,順便出門放放風。

前兩天剛下過雨,路上有些打滑,抓着小路兩旁的枯草摸索着爬上了山,一路跟着我們的幾朵雲彩悠悠地歇在不遠處的峰頂上,小溪從山頂唱着歌兒奔向山腳下,遇到了岸邊一顆身披落葉,正專心地聽着樹上幾隻小鳥爭論着什麼的卵石,我們忙着砍了幾根竹子下山去。

在院子一角把幾根翠竹安頓下來,培土、澆水,細細地打量,筆直修長的腰身立在牆邊,小院頓時鮮活了幾分。尋來了竹子,還得給她找個伴才不寂寞,想起路旁有棵蠟梅樹,何不採幾枝回來?就這樣,大半天的功夫在院裡栽了幾棵竹子,插了幾根梅枝,只盼着來年竹俊梅俏。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在花壇的四周密匝匝地種了一圈蔥蘢的麥冬,趁着好天氣把正在抽芽的月季花嫩枝剪下來,學起了扦插……笨手笨腳的我學着侍弄手裡的嫩枝,斜斜的切上個斷面,播進新土,輕輕培上一圈土,澆一次透水,靜侯她舒枝散葉。

午後,索性搬上一把椅子,來到院裡,翻幾頁閒書,亦或是對着新栽的翠竹發呆。什麼也不用想,什麼也不去想,就這樣極好。 閒看遠山,春色漫漫。年年景相似,歲歲境不同。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喜歡追逐着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去尋找一份春天的感覺。那是濃烈熾熱的,像穿着一件綴滿各種明艷顏色旗袍的少婦,豐盈,嬌妍。春雨是軟軟的、新長出的草芽是軟軟的、枝頭的花兒是軟軟的、美人的腰身是軟軟的,心頭自也是軟軟的。那個時候,總覺得春色愈濃烈愈好,方不辜負好時光。

走着走着,我一頭撞進豐子愷先生筆下的春里。豐先生擅丹青,春色幾許在他的字裡行間鋪展開來。淡淡的春意、濕漉漉的細雨、幾朵欲開未開的花苞。寥寥數筆,一抹春色在他的筆下如一位帶着無以言說的愁緒的思婦,行走在鄉間,春寒料峭、冷雨無邊、亦淋濕了我的心扉。

他畫裡的春天,新枝嫩柳,一位農人挑着農家肥行走在鄉間,腳下分明是輕快的,驀然間,我有些懂了豐先生筆下春的況味。

最好的時節是要用心慢慢捕捉到的,春天,不僅是季節的轉換、年輪的更迭……

這個春天,我們放慢了腳步。開始是不情願、不習慣的。漸漸的發現,我和先生已經喜歡和習慣上這種慢生活。河岸邊的新柳發芽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去欣賞,為她們留下一個個嬌俏的身影,無論天晴下雨。驚喜她一點點長出米粒大小的嫩葉,在如絲細雨中,漸漸舒展開來、看着她長出一棵棵葉穗,頂着嫩芽,在風中搖曳。

蔣勛先生的《生活因慢 而有了美感》道出現實生活中芸芸眾生的困惑與無奈。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不敢慢、更不敢停下來。每個人的生活都被太多的欲望裹脅着,不知不覺間,我們都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己,每天行色匆匆,春夏秋冬各般景色也都熟視無睹。我們背着沉重的行囊,肩上的、心頭的。疲於奔命的我們不敢也不想放下行裝,就這樣一路背負着、行走着,在如潮的人流中,迷失了自己。

停下來,整理下行裝、暫時做一個安靜的看客。遠山的桃花漸次開放,幾隻春燕含着新泥在檐間飛進飛出……許久沒有這樣安靜過,悠閒地走上一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嚮往的悠閒生活,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幾多困惑、幾多執念、幾多欲望,在放下那一刻,欣欣然!

院子裡再種幾株海棠吧,先生在一旁邊侍弄花草邊說道。

明年此時,當是紅肥綠瘦![1]

作者簡介

高莉玲(海棠心語)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