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鵐
Little Bunting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Hiyashi Haka 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Emberiza pusilla

目/科/屬  雀形/鵐/鵐

遷徏狀態   冬候鳥/台灣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2-14cm/12-19g

小鵐,同屬最小型鳥,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喙灰褐、上嘴峰及先端黑褐色。腳肉褐色。

  • 雄鳥:繁殖期
  1. 有白眼圈,頭頂、臉、頦及喉上半部紅褐色。耳羽後緣有一小塊白斑,外緣及顎線黑色。頭側線粗而黑。
  2. 背灰栗褐色具黑色縱紋。翼黑褐色具紅褐色羽緣,有2條淡色翼帶。  
  3. 腹面灰白,胸、脇有黑色縱紋。
  4. 尾羽黑褐、外側尾羽有白色楔形斑。
  • 雌鳥似雄鳥,但臉及劇頭上之紅褐色較淡,喉無紅褐色,眉線較明顯。頭側線呈黑褐色。
  • 1齡冬羽似雌鳥,但臉及頭上紅褐色更淡,喉較白。

棲地&習性

開闊荒草地、休耕農田至山區林緣、草生山坡。

性膽怯,少至空曠處活動,受到干擾時即隱入附近草叢中。遷徙期集結大群活動。也會與其他鵐類混群。

主要在地面覓食,繁殖期間的飲食包括種子和無脊椎動物。記錄的物品包括may(Ephemeroptera),石蠅(Plecoptera),蟲子。[1]

繁殖期

繁殖季節開始的時間相對較晚,在六月和七月初之間,有些在八月仍然築巢。單親。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短促輕「嘖"音。度冬期安靜無聲。

外觀相似性

鵐科的鳥除了少數幾種顏色特別鮮豔外,其他的種類並不好辨識鵐科就如同雀科、文鳥科一般以植物種籽為主食,小鵐羽色和麻雀相似,長途拔涉到台灣後通常是努力加餐飯補充體力,不然平時鵐科是不太容易接近的。學名:Emberiza pusilla。[2]

赤胸鵐體型較大,頭上至後頸灰色具黑細縱紋,耳羽栗紅,外緣無黑色。雄鳥有明顯黑栗雙色胸帶。

麻雀體型較大,嘴也較大,臉頰白帶明顯黑色斑塊,頦及喉黑,後頸有完整白頸圈。

分佈

北歐北部和西伯利亞廣泛分佈,冬季多數在南亞。 東北挪威,北瑞典(稀有),北芬蘭和北俄羅斯E橫跨西伯利亞俄羅斯遠東到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還有中國東北,也可能是蒙古。從東北印度北部次大陸到北部和北部緬甸泰國北部,印度支那北部,中國南部(長江三角洲)和台灣的冬季。[3]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小鵐 Emberiza pusilla (Little Bunting) 21/11/2017
小鵐

參考文獻

  1. little Bunting,hbw.com
  2. little Bunting,alder-birds.blogspot.com
  3. little Bunting,hbw.com